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投资网 > 焦点新闻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二章解读,周恩来评价哪句话最精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二章解读,周恩来评价哪句话最精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19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二章解读,周恩来评价哪句话最精彩
 老子道经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阐述了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奇妙的智慧。余下的八十章,无非是第一章思想的延伸,和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某一方面的阐述,本质上是统一的。
第二章就是老子首次对第一章中的思维原则,作了一个具体的呈现和详细的解释。更准确地说:第二章是对第一章中“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和进一步的阐述。
接下来的第三章,其实就是对老子这种思维原则在政治和管理上的运用。可以说是老子对于第一章的基本理论在作具体应用和解释,试图让人们学以致用,用这套老子的高度思维方式来帮助社会和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老子的全书,都贯穿的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分为二”的思想,是说看待一个事物不要只有一种看法,应该把它分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方面来认识,这其实就是道家的思维原则。道家把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都分成了“阴阳”;即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这就是“一动分阴阳”。同时,这种阴阳分出来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各种条件和观察者角度不停地改变其内涵。所谓“阴阳之变,万物之统摄也”。
对老子第二章评价最高的是周恩来,1939年,周恩来在绍兴同曹天风谈话时曾经说过,他认为《道德经》里最精彩的一句话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 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一、直译
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并为之矫揉造作,这是远离恒常道的事情;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善,并执着做善,这也是远离恒常道的事情。
有无、难以、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表面上有差异,实质上是绝对平等、无彼此之别。所以圣人们处事的原则是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用自身行为去讲道行道。
任万物繁衍生息而不去回避、不去拒绝,辅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已有,有功于万物而不自恃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居有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德无法从大道身上去除。

二、解释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的境界里,惟有自然是要推崇的,那些“为善”、“为美”都是矫揉造作的,都是远离大道的东西。
2.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话的文义并不难理解,难的是,老子罗列这些似乎相对的概念是为了要说明什么来铺垫。联系上下文的承接关系并综合道论的整体思想看,老子是想说明,任何一对相对的概念,都是相依相成,缺一方面另一方面就不存在的,实质上都是可以超越成为“一”的。叹服老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境界。
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在老子眼里,无所谓美丑、善恶、上下、长短、高下、前后……,所以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理念,贯穿整部《道德经》。
老子讲道行道没有使用语言,因为老子的内在深处没有出现语言。


         三、感悟
1. 道家与佛教一样,其本质属于解脱论而非伦理学。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与伦理学意义上的“善恶”并非是一回事。
在道家眼里,“善”是指接近大道的一切活动,反之就是“恶”。在佛教中,凡有助于解脱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这就是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在解脱论的语境中,特别是大乘佛教理论中,区分善恶的标准就是污净论,即清净无染、去除烦恼无明的就是善,污染痴迷、无明烦恼的就是恶。
2. 修道的人如果把心掉在是非分别中,迷失在二元对立中,那么,你的修行还没开始,你只能修成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但你到不了觉悟,到不了老子的境界,到不了佛菩萨的平等心、慈悲心、包容一切的心,到不了超越二元对立的寂静。
3. 目前人类的思维模式一般以二元对立的逻辑为主要架构,主要有:
(1). “A是A,B是B”,这是同一律;
(2). “A为B与A为非B不能同时为真”,这是排中律;
(3). “A为B,同时A为非B”,这是矛盾律。
如果不接受这三个定律,人类社会就会陷入思维混乱。但一些修道的人通过修行,来到“不可思议”的境界时,体悟到这是一个“终极性、永恒性、本质性、无限性、同一性、平等性”的世界,就会发现二元对立具有相当的限定性,并不能穷尽和概括所有的思维空间和思维体验,其实就连“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逻辑也会超越。


      经过修行,当你拥有清净心时,就会泯除一切二元对立的观念,溶入不可思议的一体世界时,你就来到了常道、天堂、净土、极乐世界,那是一个充满大爱、慈悲、大祥和、圆满和谐的世界。
        附录~~~古今中外人士评说老子《道德经》(节选2)
苏东坡:苏辙译注老子《道德经》,花了十年功夫,完成后拿给他哥哥苏东坡看,苏东坡看后,什么也没有评说,只是叫弟弟再去读十年书,然后再来翻译老子五千言。
柯云路: 《道德经》的力量是神秘的。《道德经》是敷衍之中略露真谛的一篇告人类书。从一定意义上,阻碍我们理解《道德经》的最大障碍,正是两千年来有关《道德经》的各种解释、注释。对《道德经》的真正理解,要靠自己的觉悟。众人在地面上走来走去,察看山水阡陌的各个方面。老子则站在空中,将整个地貌一目了然。一个人要真正成为大智慧、高功能的人,一个俯瞰宇宙、社会、人生、科学、哲学、艺术的人,一个博大精深、超尘拔俗又自自在在的人,就要像老子那样修道德。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二章解读,周恩来评价哪句话最精 在好搜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二章解读,周恩来评价哪句话最精
在必应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二章解读,周恩来评价哪句话最精在搜狗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二章解读,周恩来评价哪句话最精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