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二十章学习体会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19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二十章学习体会
原文是:绝学无忧。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恍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独泊焉,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咳。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兮;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兮。澹兮其若海;飚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可转述为:学问作到了极致无忧心。应诺与呵斥,未来有多少种形式?美与厌恶,未来又会怎样变化?人所畏惧的,我也不能不畏惧。时光流逝,人世未来将如何还不清楚啊!众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如同参加朝廷祭祀盛典,如同春游登台;而我淡泊独处,如若婴儿一样无动于衷。感到很彷徨无奈,不知魂归何处。众人都精力过剩,唯独我感到不足。我很愚钝,忧心忡忡啊!普通人都很懂事理,唯独我总犯糊涂;普通人都很精明世故,我总是不开窍。思绪漫无边际,如同大海一样波涛起伏;念头稍纵即逝,如同大风一样无休无止。众人皆有其用场,唯独我不开化似被遗弃。我只想和别人有不同之处,更注重于研究理解天地人和万物的发生变化及其关系。
这段在《道德经》中占有重要位置。虽然此段论述内容与通篇其它部分不太呼应,插在中间,与论道没有直接联系。笔者认为这是老子的一段自述,也是对他自己创作《道德经》过程和灵魂寄托的一个交代。《道德经》问世绝不是传说的那样,老子因为被函谷关令尹喜有意挽留,盛情难却而提笔一蹴而就。《道德经》是老子人生体验和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精雕细琢著述。老子在本段对自己专注于"道"的目的做了交代,并且详细自述了在治学求"道"理和德行过程中的身心状态,以及自己的情感。同时老子也讲出对待作学问的态度,话语中流露出自己是在专攻有用的大学问。如唯与呵比喻的是上下级或统治者和民众关系,也表示人的社会分工或社会制度,这种关系未来还有多少种形式隐含着未来社会制度还有哪些形态。老子所提出的美与厌恶,用现代概念表达应为心灵和行为美和丑。行为美和丑的标准有时代特征,老子问未来二者会怎么样表现,其实就是认为行为美和丑有时代性,现代人也是这样认识的,这也是人际关系的大问题。至于人所畏惧的事情,老子认为不会有多少改变,属于不用忧心的普通学问,不值得投入很大精力去关注。对于伴随时光流逝人间未来如何这样的大学问,要更加引起关注。通过列举实例,老子心中各种学问的重要性被排列出来,处于第一位的是人类向何处去这样的终极性问题,而后是社会制度会如何改变,以及人际关系有何变化,最一般的是人生活习惯问题。并且用他自己研究"道"理的经历和状态说明获得大学问的艰难。并且也交代了他自己钻研"道"理的目的,那是和关注"人恍兮,其未央哉!"有关。人类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即当代所说的人类向何处去。"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表达得很平常,既不用质疑,更不用感到震惊,老子认为这个话题不用"忧心"地去钻研。为何如此呢?老子肯定不会有任何解释,觉得对一个平常话题没有必要说什么。但从字里行间能感觉到老子向他人和后人有所交代:一是人们生活习惯有趋同性。二是他自己也是正常人,不是神,和别人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即人和人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别;后人把老子作为神仙崇拜,肯定违背了老子的初衷。老子过人之处在于一是他拥有威力强大的思维模式--辩证法;二是老子心怀远大理想,为华夏未来朝思暮想,寝食难安,殚精竭虑;三是老子的纯洁心灵和由此培育的坚强意志。心灵得到净化的人,其意志最坚强。在老子思想中,人与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对此不以为然,"道"理如此,德行必然。老子追踪溯源寻找宇宙和人类的起源,"忧心"刻苦钻研"道"理和德行,展望人类未来。这是伟大哲学家所具有的品格,老子在此段表述中向阅读者,也是向他的所有后人展示了他的一生就是投入全部精力来关注人类的命运,这是老子的一颗赤子之心。中国当代人应该为之感到骄傲,用行动来向他学习。
本段论述还隐含老子的另一个观念,在结尾处用"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来说明自己在专注和忙碌什么。此处母与"有名万物之母"的母含意是相同的,指的是在人们头脑中对万物的抽象认识。老子研究的是本质问题,通过对万物进行定义和赋予概念名称,研究万物本原,不靠凭空想象,这是这是老子对自己研究经验的总结,也体现出典型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另一重含义是,老子的头脑中有了许多概念名称,需要对其所掌握的概念进行了消化和推理演绎,不然也不用耗费那么多时间。忧心、疲惫和感到精力不足就是艰难的创造性理性思维所致。这说明老子完成了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飞跃,即头脑中有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老子用两个关键词"食母"就蕴含了这么多信息,真是言简意赅,让我们后人感到汗颜。这段论述也与老子开篇所作的"名可名"(我可以对概念名称给予定义)的断言相呼应,这句话不是一般人能讲的,体现了老子对自己学问的高度自信。
为何做学问,怎样做学问,老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后人做出了榜样。他花费毕生心血创作的《道德经》有些深奥,这可能也是他对后人提出的要求,必须投入经历,潜心钻研,不然难有收获。有些后人认为,老子主张隐居和逍遥自在,阅读上述内容,正确理解老子的本意,就会改变这种不正确认识。作为周王朝衰落时期的守藏史官,对于社会角色不突出和难有其它大作为的老子来说,能潜心治学,关注后人的未来,并留下思想巨著名篇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已经很巨大了。古今中外有很多知名学者也有与老子类似的生活经历,不能因此说他们主张隐居生活。只是因为时代所限,老子的其它社会活动没有被记录下来,流传下来的多是无法考证的传说。从中我们也可以有另一种体会: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他能做到自食其力,他的言行对社会进步没有消极意义,对其他人的生活没有不利影响,别人就不能用带有负面含意的语言对其行为作评价。
后人对"绝学无忧"作了各种理解,笔者觉得这是老子对自己做学问的高度总结概括。这可能有两种理解,一是理解为"不作学问无忧心",这是一种感慨,当完成《道德经》创作后,一身轻松,同时对华夏未来更加忧心忡忡。从中也能考证出另一个悬念,传说老子西行出关,被守关将领喜发现,他请老子把多年作学问的心得留下;老子就利用几天时间,一气呵成写出了《道德经》。故事中,《道德经》似乎是老子一时的应付之作。其实不然,《道德经》中的每一句话、每个字都装在老子心中,用现代话语形容,可以说,老子对《道德经》倒背如流。老子利用辩证法对人类未来做推演,未来肯定是光明的,但是道路也一定是曲折的。老子担心他的后人能不能经受住考验,始终坚持远大理想,直至建立"大象无形的玄同社会,而不要中途停止前行。因为春秋时期周王朝已经显示出分崩离析的局面,各诸侯国都跃跃欲试,野心勃勃,想夺取天下。二是理解为:"把学问作到极致,一切都心中有数,没什么好担忧了"。这说明老子对华夏未来充满自信心,相信他的后人有志气,有能力担负起历史重任,实现建设玄同社会的远大理想。似乎这两种想法老子都有,但笔者更倾向后一种。但绝不能仅从字面意思,把"绝学无忧"理解为这是老子对当时或未来统治者的忠告,"不要让民众作任何学问,这样你就不用忧心了",也就是后人误以为的"愚民政策",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所有主张,都没有这种意思。对老子作这样的错误解读,绝对是不可原谅的。
很多人解读《道德经》时把"绝学无忧"归入第十九章结尾,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但经过深入思考后,会觉得"绝学无忧"和第二十章的逻辑关系更密切,把三个经过高度概括的行为表现并列在一起,"绝学无忧"和前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前两者是行为准则,而"绝学无忧"却是行为现象。将一种有代表性的现象列在开始,然后进行阐述和论述,这是《道德经》的一种写作技法,在很多章中都能看到。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也能反映"绝学无忧"的准确含义。原文是: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可转述为:认识到有所不知,这是高明。认识不到自己所能知,这就错了。圣人不犯这样的错,因为担忧自己可能犯错,所以就不犯错。
老子在本章阐述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自知之明的原理,也是对上一章的"天下皆谓我道大"检验标准的继续阐述。老子认为讲自己"道"的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等经过"三个检验"后,证明自己的"道"并不大,那时就为后人留下笑柄了。圣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所以就不会有这样的不足之处。这是人们应该拥有的自觉意识。同时老子从另一方面阐述圣人不会犯人云亦云的错误,人都有认识世界的能力,都有能动的创造性,对于他人所说的道要作理性思考,这就是当代人经常引用的"我思故我在"。圣人就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必须担当起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责任。这是人们应该拥有的自信意识,自信是自强的前提条件。
从更广阔角度理解,知识浩如烟海,无人能对其庞大复杂的体系有整体掌握或全面了解,正如人们经常说的学海无涯。老子所言的不知,不仅是自己不知,也是所有人不知,能具有如此造诣的人则走在了掌握知识的前列,当今就是处于科学前沿的人,这样拥有知识的人肯定要受到他人的崇尚;走在前列而不知自己还能有所新知,固步自封是人们常有的畏难情绪,也是一种错误态度,担忧自己犯这样错误的人,就会不断进取创建新知。先人对此也很感慨,庄子有言:"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似乎在劝导人们弃学,而荀子却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成于水而寒于水。"庄子是针对个体而言,强调了同一性的绝对性,荀子是针对整体和代际传承而言,强调了差异性的绝对性和互补性。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己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注重学习的有用性,有多少知识不重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会应用学习到的本领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中能做到举一反三就算是高智商,温故而知新者就可以为人师,活学活用就可以事君。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向他人坦诚:"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和老子所言有想通之处。并不是苏格拉底真的无知,而是他所知之外还有一个未知世界。近代西方哲学创建者笛卡尔有名言:"我思故我在。"一个人存在于他思想中,如果一生无所建树新思想,其人生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不深究笛卡尔这句话隐涵的二元世界观,其表意与老子所言也是一致的。上述历史名人所言,不论其它,针对学习和创建知识而言,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后人借鉴。按照时间先后,根据视野广度和思考深度,老子应该位于这些历史名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