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投资网 > 焦点新闻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习体会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习体会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19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习体会
     原文是: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可转述为:"知者行不言之教,言者不能躬行为不知。堵住言者受外界干扰的管道,关闭其与外界沟通的大门,打磨其身上胡作非为的锐气,化解其由无知而产生的内心纷乱,中和其思想中的闪光点,认同其人生基本需求,这是玄妙的同一。因此,得到同一时,知者和言者就没有亲疏之别,没有利害之困,没有贵贱之分。因此,在天下普遍受到推崇。"
    德行的玄同即为普遍适用的价值目标,"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与人没有亲疏之别时,其情感抒发必然是大爱。人与人没有利害困扰时,其行为必然处于自由状态。人与人没有贵贱之分时,其相处时必然是平等。在老子玄同价值目标中,人世间大爱、自由、平等就蕴涵在其中。大爱、自由、平等并不是其它民族文化的专利,中华古人同样有这样崇高的价值追求。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中,代表文明发展方向的革命党人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个口号,现在已经成为法兰西民族的最高价值追求。当今社会形态能否完全体现出这一价值目标,这是另外一回事,不能因为没有完全得到体现,就否定这个价值追求或提出这个价值目标者的远大理想。当今很多国人对博爱的理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从不能做什么说明博爱,这似乎不够,懂得为他人能做什么更重要。爱的实质是情感的给予,"与善仁",给予他人帮助要带有发自内心的爱,对亲人的爱一定是真爱,人们的交往中没有亲疏之别,这才是博爱的本质所在。在人被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等级制社会,人际关系亲疏分明,行为利害难以避免,根本不可能有博爱,等级间的爱都成为难得一见的期盼。
    理解老子在本章阐述的含意,必须要为本章选准在《德经》中所处的位置,而且要把本章作为整体阐述对待,不能从中摘录一句话作单独解释。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每句话的具体含意要依据它在完整论述或阐述中所起作用而定,关键词汇的概念也是由所在位置而定的。如开头第一句话"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对其解释就有很多种。老子在这个命题中省略了谓语"知"所需要的宾语。知什么者不言呢?知而不言的东西是什么呢?必须结合这句话的具体位置来确定。因为本章在《德经》部分,所以省略的宾语应该是德,作其它解释有移花接木之嫌。这个命题就变为"知德者弗言,言德者弗知。"这样理解,与老子主张的知行一致,圣人行不言之教很吻合。老子认为,只从字面理解德远远不够,要做到内心真理解,只有心中理解了,才能化为行动。否则,即使口中讲起德来头头是道,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而心中没有德,也难有德行,这其实是无德表现,很符合"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孔子也有言:"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老子所讲的玄同就是大同。在《道经》中对"大"的定义就与"玄"相同。如果对德之道(崇高理想)的解释因人而异,何谈大同?实现大同最终要通过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理解,在逻辑上就很严谨了。关于大同社会,儒家历史文献《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对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或畅想,与老子所言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更具有操作性和可信性。但是,在中华文化传统语境中,"天下为公"之说有特定的丰富含义,其要义之一是天下的统治者--天子通过禅让继位而不是家族世袭,即国体是共和制而不是君主制。传统儒家主张天子通过禅让继位还是家族世袭,推崇共和制还是君主制,历史早有结论,历代王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是最好的证明。
    世间不只有知者和言者,更多的人分布在在二者之间,或接近知者或靠近言者,也可能是一知半解敢言者,老子对人不做简单的好坏两分。因此,所有人实现和光同尘无法具体表达清楚,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因地而宜,这里也显示出同一性的相对性和差异性的绝对性,即大同小异是永恒的。当玄同社会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亲疏,没有了利害关系,也没有了贵贱的差别。"唯与呵"现象也就不存在了,人与人彼此间都是平等的。心灵纯洁的人们肯定都向往这样的社会形态。由此可以从侧面证明,《道经》中第二十章是老子对自己作学问的自述。
    由此可以联想到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曰:淡呵,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可转述为:高举无形的大形象,天下人都会前往。前往就不会受到伤害,安天下于太平盛世。在享乐与引诱面前,停止前往的就是世间匆匆过客。因此,把"道"说出来就淡而无味了。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却能让人受用无穷。
    老子对我们的告诫太深奥了,照他说的做绝对不会后悔的。不要贪图安逸半途而废,不值得为了眼前那么一点儿物质利益或小小成就停止前进步伐,千万别掉队,要相信自己一开始的远大目标没选择错,继续前进,就是将自己的道贯彻下去。道就在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言行之中,只要你心怀远大理想,为了人类美好未来而努力工作就够了。哪怕只有添砖加瓦的能力,也要时刻把奉献精神牢记在心中,千万别总是为了自己而伤害他人。从另一方面说,老子认为,每个人所见所闻很有限,在天地间,还有一个未知世界等待我们去探寻,只有坚持道,才能受益无穷。人们经验过历史的并不能说明一切,还有需要继续经验的未知世界,已知世界并不能完全代替未知世界。
    老子在这里为价值观做了一个总规定,一切价值观都要服从于最远大的那一个,而且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一方向迈进。老子在此前提出了"大象无形",虽然没有对大象作定义,但在老子心中,大象蕴涵大道,表现在价值观方面,就是远大理想。本章所讲的"大象"应该是玄同社会,"执大象"更有当今所讲"高举伟大旗帜"的含义,或被一些目光短浅的人生匆匆"过客"形容为乌托邦。
    通过学习这两章,也可以让读者体会到,"小国寡民"绝不是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形态。小国治理者没有"执大象,天下往"的远大理想和指路能力,反而有"乐与饵,过客止"的短视行为。闭关锁国的小国心态导致了寡民现象,因为稍有觉悟者都被"执大象"的邻国吸引走了,想办法挽留都无济于事,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有愚昧者才津津乐道地享受丰衣足食、结绳记事和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这样生活对处于蒙昧状态的原始祖先来说很舒适,对启蒙后的人来说,却是一种未开化的低级美好,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评价,这只是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老子在关键章蕴含了多层次含义,使人生需求不同的人都可以在阅读中获益。马斯洛提出: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最终将塑造完美的人格,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为实现上述五个层次的需要,我们应该采用不同角度研读《道德经》,将各章作不同组合,可以读出不同的具体"道"理,用于指导个人的实践。因此,解读《道德经》可以有三个层次,一是从文本的字面含意体会,很多章节都是一个完整的话题,这些话题所含的具体事例、实例、训诫可以作为行为指南、准则、戒律对待,给人感觉是警句、语录式的罗列,很符合中华传统典籍的写作形式。对有些章节作孤立理解,往往让人不入门而走上歧途,产生误解。二是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内容,需要对原文含义有新的领会,正如第三十二章中"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用大量通俗易懂的形象比喻说明大道理,看似简单的明喻和让人费解的暗喻,含义都很深刻,阐明了许多道理--规律、原理,做这样阅读理解时,需要把某些有逻辑关系的章整合起来,才能领会老子的初衷和原文含义,开篇阅读产生的困惑会顿时消失,往往让人有如梦初醒的开悟。三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基础上,继续开阔视野作加深理解,领悟其中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内涵;如同老子所用的"惚兮恍兮"、"窈兮冥兮"一样,从整体高度和永恒深度对《道德经》进行通篇一体理解,会让人发出其吞吐宇宙和包罗万机的博大精深之感叹,大象无形,这就是老子的胸怀。如果解读者立足于实现自我,就应该以第三层次为主,在这个层次上理解,哲学是最合适的解读途径。思维方法差异可能导致观点不同,无论或大或小,见仁见智都不足为奇。但是,不同层次的协同解读是可以互补的,绝不会不相容。一旦发生了不相容的理解,阅读者还是应该从自己立场上查找原因,而不应该对老子说三道四。《道德经》由不同层次信息相叠加汇总而成,可以说,《道德经》是一部关于人生道理的大百科全书。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习体会 在好搜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习体会
在必应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习体会在搜狗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习体会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