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解读<老子>十四章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22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解读<老子>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
1、不可致诘:不能追问出什么结果;
2、不皦(jiao三声):不清晰;
3、不昧:不昏暗;
4、绳绳兮:长长而连续不断;
5、道纪:道存在的轨迹。
译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摸之不着,名曰"微"。"夷"、"希"、"微",不能追问出它们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因而它们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合而为一的一种东西。
这个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它的过去不清晰,它的未来不暗淡;它的历史长久而连续,不知它叫什么名字,它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无物的混沌时期。这个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可以称它无物之形状,无物之形象的恍恍惚惚之物。它存在于大到迎面不见其首,小到跟随不见其尾的广阔空间。
这个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惚恍之物就是历史久远的古之「道」的体态。认识了这个古之道,就可以用它来改变现实的客观世界,用它来了解古代历史,这就是「道」存在的轨迹。
解析
有一位解<老>者说得很中肯:"这一章,注家们对全章主旨的领会均属猜谜性质,我所见到的译文,你即使参考了注释,读了之后都仍会觉得不知所云,以致不能不怀疑译注者能够相信他自己是真的读懂了。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章虽然讲的是道,却在最后四句才出现"道"字,前面几大段都把"道"作为一个设定的存在物,用描写感性物体的语言来描述它,以致文义实在有些扑朔迷离,令人难以把握。"笔者初读这一章就是这个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现在对这一章的理解就是上列译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至少不会雾里看花了。
(一)老子为什么要讲"道体"?
这一章其实是在讲「道」的体,道体。为什么要讲"道体"?因为在<老子>第一章里就提出了"常无欲"和"常有欲"这两个概念,"常无欲"指的就是"道体"。在人类认识「道」之前,「道」是存在的,老子把这个存在物叫"常无欲",它就是"道体"。人类认识了「道」,是"道体"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才形成「道」的观念。这个「道」的观念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道」,所以老子叫它"常有欲";老子也把意识中的「道」叫做"德",「道」的德,简称"道德",不是讲人品的道德,<道德经>的书名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德",在三十八章讲了上德、下德,仁、义、礼的几种社会形态,以什么意识形态治天下,就能区分是什么性质的社会;老子在这方面是有区分的:原始社会就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那个结绳时代是以「道」治天下的时代;尧、舜、禹时代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代,号称以「道」治天下,其实是以"上德"治天下;到了禹以后进入奴隶社会,已产生国家,这个时代"大道废,有仁义",己进入以仁、义、礼治国的时代;在老子、孔子那个时代,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是说礼制也被废了,无可奈何只有用严酷的法制治国,所以孔子呼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并不赞成法制。秦朝前后已进入法制社会;不过这中间也有开明的国君、皇帝也称"以无为治天下",其实是以"下德"或"上仁"治理国家,其治国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就是。到了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他倒不是提倡"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而是把孔子创导并提倡的人生观作为驯化老百姓的工具,以利他统治人民,以后的皇帝都是这么干的。以上讲的这些是关于「道」的德,「道」的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发生的作用,以「道」治天下,以"德"治国,人类社会就安、平、泰;反之,以"仁、义、礼"治国,人类社会就大乱。
老子用一章篇幅专讲"道体",其意义也是重大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体"无论是无名还是有名都是客观存在的,它造就了天地,造就了山山水水,芸芸众生,是"道体"的功能和作用所在,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道」有"道体",虽然看不见它,听不到它,摸不着它,但"道体"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惚恍之物"。"道体"的存在方式是与物混成,"万物负阴而抱阳"说的就是"道体"与万物混成;二十一章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与本章所讲"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是一个意思,说明"道体"的存在方式。"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说的是"道体"普遍存在,大到宇宙,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其上不皦,⋯⋯复归于无物"是讲"道体"存在的历史,在"象帝之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以上讲到的是"道体"的三个主要特征,老子为什么要讲这些?他主要强调"道体"不是虛的,是客观存在的"惚恍之物"。在<老子>书中,没有讲过「道」是虚的,可是传统的解读者都把"道体"说成是虚空的,不知根据何在?难道就因为"道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或就因为"道冲",<说文>:「沖,古字为"盅",訓虛。老子曰:"道盅而用之。"」?"冲"者,涌动也,"道体"的涌动才是用之不尽的源泉。比如空气,也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东西,能说它是虚空的吗?不能,空气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生物和人类须臾不可离的生命物质。"道体"也一样,是客观一切物质的生存须臾也不可离的"惚恍之物",只是作用各不相同罢了。在这里还必须强调一下,"道体"不能独立存在,只是与物混成,物中有"道体","道体"寓于物中,其"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道体"和"道德"是一对矛盾
上文提到"道体"和"道德",也就是<老子>一章讲的"常无欲"和"常有欲";在一章原文讲了"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之后,紧接着就讲"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话的意思是,"常无欲"和"常有欲"同出于「道」,也就是"道体"和"道德"同属于「道」,但它们的名称相反,对它们来说是很奇妙的事情。对老子的这个表述,笔者认为"常无欲"和"常有欲",或叫"道体"和"道德"讲的就是一对矛盾。除了这种表达矛盾的语式之外,在<老子>书中满篇皆有:"万物负阴而抱阳"、"有无相生""、"美与恶、善与不善"、"谷神与玄牝"、"唯之与阿"、"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知其雄,守其雌"、"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等等。在<老子>书中,差不多毎一章都以"道体"或"道德"说事,老子讲的「道」就是现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的对立统一,"道体"的存在演绎出奇妙的万千世界,"道德"的意识导演出欣欣向荣的全新世界,这是老子哲学的特点。
(三)阴阳与矛盾
"矛盾"一词虽然出自先秦韓非子的笔下,但他讲矛盾的喻义似乎和孟子讲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意思相仿,所以中国古代哲学没有用"矛盾"一词,而是用"阴阳"表示对立统一、相反相成。西方古典哲学讲对立统一所用的词,反正翻译成中文是用"矛盾"一词,没有用"阴阳"。这就是说近代哲学不论西方和东方都用"矛盾"一词。"矛盾",在哲学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中包含的对立面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在形式逻辑上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的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除此之外,在世人的言行中,泛指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了解了这种情况,才能说清一些问题。
在中国,现在还用"阴阳"一词的在中医界辩证施治的理论中,讲人体患病医治以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还有宗教界,风水先生,算命先生在用"阴阳"观念。在哲学范畴,现代都用"矛盾"一词,其实"矛盾"和"阴阳"是一个概念,对立统一或相反相成;只是文字表达不同,其本质含义是一样的。阴阳也好,矛盾也好,构成阴阳或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必定具有同一性、统一性,否则就不是阴阳或矛盾关系。比水与火,水火不相容,能说它们是矛盾关系吗?不能,因为它们不具有同一性;水离开了火能独立存在,火离开了水也能独立存在,所以,水与火不构成矛盾。虽然它们相克,对立而排斥,但不能说水与火是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互相依赖,各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所以它们能共处统一体中,这是矛盾的一个同一性。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的,必然有斗争,其结果促使双方发生转换,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统一,这个时候事物就向前发展了一步;矛盾双方的转换,是矛盾的第二个同一性。阴阳的运动也是这个原理,如果阴阳只有统一,人就不会生病;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人总不生病是不可能的。阴阳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如果阴阳没有转换,病就永远治不好。
"阴阳是矛盾的本体,没有阴阳就没有矛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论调呢?恐怕是对"矛盾"一词有误解,把"矛盾"只理解为仇恨的双方,或势不两立的双方,水火不相容?这就错了。"矛盾"是哲学用语,是两个对立面又联结、又斗争、又转化的抽象化概念。阴阳和矛盾是一个意思,不存在本体和从属的关系。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论调呢?恐怕是受了西方哲学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哲学对事物所包含的两个对立只讲统一,不讲斗争和转化;不承认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不承认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一性的,不承认对立面的转化。看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御用哲人把他们的祖宗都抛弃了,在五百多年前,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斗争,难道不是资本主义推翻封建主义才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吗?如果没有矛盾的斗争和转化,人类社会就不会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代言人就推出"历史终结"的论断,企图阻止历史的向前发展,资本主义就永生了。所以,"阴阳是矛盾的本体,没有阴阳就没有矛盾。"的论调,就不足为怪了,其实质就是否定矛盾的斗争性,只准资产阶级斗无产阶级,不准无产阶级斗资产阶级。
(四)老子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个"御"就包含有斗争的性质,如不斗争"今之有"就那么服服帖帖地被"御"了吗?不现实。怎么"御"?就是老子说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个过程就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是讲事物所包含的两个对立面的斗争,转换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会停止的。老子也讲统一,"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讲统一,但这个统一是在"挫其锐,解其纷"之后,在新的条件下形成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这就是讲统一,但这个统一是宇宙经过"挫其锐,解其纷"之后形成的。不然,老子为什么要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些话?"道体"在天地之先干什么?就是在进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过程。老子认为自然界已实现这个过程,已形成统一,也就是说自然界已进入相对静止的状态,这种状态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天清、地宁、万物生就是显现只有数量变化,没有性质变化的相对静止的状态。这个时间的延续是漫长的,对于人类来说好像就产生了天不变道也不变的错觉;其实天体每一秒钟都在变化,只是变化的条件还没有达到破坏天体平衡的程度,一旦打破这个平衡就要像老子说的"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也许在以后的哪一天,太阳恐裂,地球恐废,万物恐灭,所以不能用自然界的相对静止的统一状态来否认矛盾的斗争性和转化。也不要认为老子的哲学只讲统一,不讲斗争;以斗争求统一则统一成,不是斗争破坏统一,而是两个对立面相统一的客观条件遭到破坏,才引起对立面的互相斗争,斗争的过程就是求新的统一的过程;比如人的身体,阴阳平衡显示人的身体健康;一旦有细菌、病毒侵害肌体,身体的阴阳就失去平衡、统一,人就生病;这个时侯,人体包含的阴阳双方开展斗争,由阳的一方调集白血球向细菌、病毒开战,斗争胜利阴阳又恢复平衡,人就活下来;这个例子不就证明了斗争求阴阳平衡、统一吗?人治病服药、打针不就是制造客观条件使人体的阴阳平衡吗?吃药打针就是斗争的一种手段,它破坏平衡还是促进平衡?
(五)中国哲学的悲哀
在当今中国哲学界,只讲矛盾的统一性,不讲矛盾的斗争性,认为斗争破坏统一的观点成为时髦,哲学大師冯友兰就持这个观点。冯友兰说:“一个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必须先是一个统一体,然后才成为两个对立面。这个‘先’是逻辑上的先,不是时间上的先。用逻辑的话说,一个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含蕴它们的统一性,而不含蕴它们的斗争性。”他这是在玩弄概念,他玩弄了两个概念:一是,对立面的统一体和对立面的统一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统一体是指一个事物,是人们感观的表象事物;我们通常说的矛盾是一个事物所包含的两个对立面,冯友兰指的"统一体"就是包含两个对立面的那个事物;而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性是指两个对立面互相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着这个事物的本质。对一个事物(统一体)和这个事物的本质(两个对立面的联结)能分先后吗?冯友兰在这里用"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体"偷换了"两个对立面的同一性、统一性",只強调统一,不谈对立。二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具有互相依赖,互相联结的同一性,也叫统一性,这就是冯友兰说的"含蕴它们的统一性";但同时一个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具有互相转换的同一性、统一性,而冯友兰用"不含蕴它们的斗争性"来抹杀两个对立面互相转换的同一性、统一性。两个对立面的互相转换以达到新的统一正是事物发展的体现,而促成矛盾的互相转换正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矛盾的斗争是发展的源泉,发展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而实现的观点,是黑格尔哲学中有价值的辩证方法,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冯友兰可以不信马克思、毛泽东的哲学,但是,如果连黑格尔的斗争发展的哲学也不信的话,中国就没有哲学可言了。
冯友兰说“客观的辩证法只有一个,但人们对于客观辩证法的认识,可以因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矛盾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是把矛盾斗争放在第一位。中国古典哲学没有这样说,而是把统一放在第一位。"中国古典哲学是冯友兰说的那样吗?绝对不是。老子算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界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很明確,上面已作了阐述,不再重复。冯友兰不提老子,却把宋朝的张载搬出来为他作证,他说:“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张载把辩证法的规律归纳为四句话:‘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这四句中的前三句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也同意的,但第四句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这样说了。它怎么说呢?我还没有看到现成的话可以引用。照我的推测,它可能会说:‘仇必仇到底"。
张载讲"仇必和而解"是说"仇"的性质是对抗性矛盾的反映,对抗性矛盾通过"和"的方法而解决。这个"和"是古哲学术语,就是老子讲的"和其光"的"和";孔子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和"。"和"的含义是矛盾的双方通过斗争以代表正义、光明的一方取得统治地位而使矛盾得到解决。张载讲的"仇必和而解"的"和"绝对不是像解决非对抗性矛盾调和的意思,张载再糊涂也不会糊涂到比如对杀父的仇人,用认贼作父的方法来调解吧?就是用调和的方式解决非对抗性矛盾,也是要讲原则的,也要分清是非,照章办事。张载是北宋的一位哲学家,想必对老子的哲学观点是有所领悟的,但凡哲人不会不懂得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别以及解决的方法。这都是一些常识性哲学观念,但冯友兰把话锋一转,将"仇必和而解"改为"仇必仇到底",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可能会说的话,这是何故?看来,冯友兰是把张载的"仇必和而解"当作非对抗性矛盾作调解处理的,所以他把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可能会说"仇必仇到底"来否定矛盾的斗争性,不管出入什么目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现代哲学,都是讲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都存在唯心论和唯物论两大派,真理只有一个,让历史作证吧。哲学是一门科学,社会科学;老子创立了「道」,能说它不是科学吗?不能。老子的哲学思想比西方同时代或较晚一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要科学、先进;可是<老子>一书被后人解读得面目全非,书还在,思想没有传承,以致于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一直到现在还不认为<老子>一书是讲哲学的laozi书,还认为是道教的教义,这就是悲哀?!
笔者读<老子>书的兴趣是爱钻牛角尖,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无非是想读懂它。读没有读懂自己知道,笔者相信老子讲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若有一千个人解老,能解出一千个老子来,这还不能说明<老子>博大精深,深不可测吗?这也说明对<老子>的解读还处在猜谜式的、似是而非的"言者"之中,还远远没有达到做<老子>"知者"的程度。得不到<老子>的真义,怎么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评价?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其核心意义是相通的,只是文字表达不同;比如:道与规律相通,"常无欲"、"常有欲"与存在、意识相通,"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就是讲矛盾,"有无相生"是讲矛盾的相对统一,"谷神与玄牝"是"众妙之门即矛盾对立统一的举例,如此等等。读老子讲的概念不能在现代哲学概念中找到对应,等于白读,或没读懂。在历代解读<老子>的名人当中,没有几个懂哲学,比如韓非他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制;老子认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就是说法律颁布得愈多,刑事犯罪多有发生,这是社会昏乱造成的。老子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简单来讲,一国之主国君(包括各级官员)以宠爱人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君主所要做的是,为而不恃、自省、自俭、无欲;而人民所能做的是,自觉地做自己的事,遵守公共道德,劳动致富,勤俭淳朴。韓非子的政治主张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依法治国,以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老子和韓非子道不同,不相为谋;韓非子屁股坐的位置不同,他解读的<老子>能出什么结果?他说老子是玩弄权术的阴谋家。还比如冯友兰解读<老子>三十六章时说道"对于某一事物,想要叫它怎么样,就姑且让它先是怎么样的反面";这话的意思好有一比,越王勾践想要打败吴国,姑且让越国先败于吴国;由此类推,蒋介石想要打败毛泽东,姑且让蒋介石先败于毛泽东。冯友兰的解读显然不是老子的本义,人家老子讲的是矛盾的转化,这正是冯友兰忌讳的问题。笔者举这些例子试想说明不以哲学思想读<老子>,很难读懂<老子>;读<老子>不与现代哲学相结合,很难读懂<老子>,读<老子>不与老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很难读懂<老子>。
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哲学思想是相通的,中间没有断代,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感观到理性,从分散到系统,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古代哲学是研究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现代哲学也是研究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所以说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是相通的。科学的发展也是这样,谁说老子的哲学不是科学?古代也是有科学的,原始人用石器,到了奴隶社会就发明了铜器,封建社会发明了铁器,这就是科学的发展;没有以前的发展过程,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中国发明了火药,难道不算科学?用火药制造烟花爆竹,这也算科学;没有烟花爆竹的冲天,就没有现代的火箭升空。不要以为只有写成书的东西才叫科学,不要以为西方人专著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就算科学,而中国人没有这些专著就没有科学?凡有人实践的地方就有科学,科学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总结的知识体系,它又反作用于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