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太极拳与老子哲学思想的关系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22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太极拳与老子哲学思想的关系
太极拳在中华武术史上仅有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却非常大。学习太极拳的好处是益寿延年,那么,太极拳与老子哲学思想的关系您了解吗?下面随着太极拳视频练习一下吧!
太极拳与老子哲学思想的关系
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道家哲学思想,与老子的哲学思想同出一辙,太极拳是门武术,也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我们的先贤在几千年的技击保健养生的实践中认识到,习练太极拳不同于其他的拳种,应该在松柔的状态中练习太极拳,代代相传,不断完善与完美。
有文字记载的可以上溯至唐代先师李道之《授秘歌》,有“无形无象,全体透空”之句。后人注释为“忘其自己,内外如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神意念松,周身肢体松净空无”。
太极拳崇尚自然,将自然界比作大宇宙,人体比作小宇宙,太极拳在其中将两者相结合。
太极拳尊崇道家的学说,拳理源于《易经》和老子的《道德经》。《易经》的“易”是指阴阳变化,阴为隐、为虚、为松、为无。老子论及松柔,有“致虚极,守静笃”“天下莫柔弱于水”“柔弱处上”“柔之胜刚”等等。
《道德经》的理论,我们太极拳人必须遵道而修,松柔,自然成为太极拳的拳魂。没有松柔就没有太极拳,没有松柔就不是太极拳。什么是太极拳的松柔功夫呢?当代太极拳大师们有精妙之论。
吴图南大师在他的《松功论》中讲道:“凡练太极拳者,皆知松、沉为太极拳之主要条件。”京城太极拳松柔艺术大师杨禹廷在《太极拳系列秘要》一书中写到:“全身自然舒松、节节贯串,头脑安静,神经不紧张”“身心送静,自然舒展,柔、圆、缓,胸腹松静,周身血液流动畅通,神经末梢活跃,体肤感觉灵敏。”
学习太极拳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想要达到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就要每天抽出时间练习。
太极拳与兄弟拳种不同,学拳起步就要从周身放松开始,“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用意,不要用力”,在习练太极拳中要将身上的拙力、本力慢慢推掉。
武术门中各家各派的兄弟拳种的训练跟太极拳大有差异,外家拳的各类拳术,他们都训练学者从勇猛坚刚入手,讲究踢、打、摔、拿、击,但是,各类拳种练到上乘功夫时候,也都是将阴阳相济、内外相合、用意不用力的境界,而最终又归于松柔。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心态不同,训练的拳法、拳艺不同,太极拳人不可不察。
追求习练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是一种审美体验
追求习练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是一种审美体验。在高品位的体验中,常练常新是一种精神享受。将自身融入大自然,融入天地宇宙的阴阳变化中,也就不会有寂寞、单调之感;而且是松在其中,虚在其中,玄在其中,空在其中。
太极拳哲学中的养生观念
展现了它作为东方体育一颗明珠的魅力。太极拳的核心是协调、平衡、和谐。
太极拳讲究“三调”——调身、凋心、调息,注重“三兼修”——动静兼修、内外兼修、性命兼修,达到“三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实现“三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伦理观,人体上下内外和谐的养生观。
太极拳顺乎自然,天人相应、相通、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心静、体松、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气沉丹田、抱元守一的呼吸论;树立含而不露、养我浩然之正气的道德观。
太极拳属于有氧代谢、低强度的运动,符合养生法则,利于健康长寿。太极拳学是关于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矛盾的辩证学说。
它的运动方式充分反映了“生命的内部矛盾及每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不但对立、排斥、制约和斗争,也相互联结、依存、渗透和转化”这一规律.从而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
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工作紧密相连,通过太极拳的互相转换,可以将人体的工作更紧密,更协调,促进身体健康。
通过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的交替,进行二元或多元交替运动锻炼,克服失衡的锻炼方式。
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的身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不阴盛阳衰,或是阳盛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