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投资网 > 焦点新闻 >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道德思想略论

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道德思想略论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23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道德思想略论
    《老子》一书分为道、德上下两篇,故又称《道德经》。但《老子》的“道”和“德”,与儒家学派所讲的道德内涵,具有明显的不同。韩愈在《原道》一文中说:“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凡吾所谓道者,合仁与义言之也”。韩愈认为佛老是离开仁义讲道德,他们要人们“弃而君臣,去而父母,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以孟尚书书》)儒家以“仁义”为道德,道家以“无为”为道德。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老子》第一次用“无为”来解释“道”和“德”,并以“无为”为人类的本性或最高的德性。《老子》的“道”和“德”即是重要的哲学范畴,同时,又具有伦理学的意义。本文试从伦理学的角度,略论《老子》的道德思想。
  一、《老子》道德原则的立论根基
  “无为”是《老子》道德思想的基本原则。《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三十八章》,以下引此书只注章数)这是说,上德之人不去性外求德,却能保全其德;下德之人去性外求德,却不能保存其德。上德之人无为,而无所作为;下德之人无为,而有所作为。而仁义皆属有为。但讲仁爱的人,虽属有为,而犹出于自然;行义之人,则勉强自己。至于上礼之人,则完全做作,他人不从,竟强迫于人。《老子》以“无为”为人的最高德性,从而对儒家所讲的完全做作的“礼”进行了斥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老子》“无为”的道德基本原则,有其哲学理论根据和政治思想基础。
  《老子》认为宇宙的本体是“道”,“道”在万事万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五十一章》)就“道”的无目的、无意识来说,“道”是“无为”的;就“道”的生长万物的作用来说,“道”又是“无不为”的。这也就是所谓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老子》由“天道”以证“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在三十七章根据自然界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来要求“侯王若能守之”,也就是说,在社会政治方面,也要依照“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来实行。从而导引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逻辑结论。
  老子本人生活于春秋末期。据晏子说,当时社会的一般情形是“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避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从,肆行非度,无所还忌。”(《左传•昭公二十年》)对此,《老子》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七十五章》)《老子》还对统治者提出警告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七十四章》)《老子》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社会现实的揭露是冷峻而深刻的。那么,造成这种社会现实的根源是什么?《老子》认为在于人们有“智”有“欲”。“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为了达到“无智”“无欲”,就必须“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取消一切可以引起欲望、争乱的事物。这就叫做“为无为”“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把“天道自然无为”的原则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抹煞了人类社会现象和宇宙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异,犯下了要把人类社会返回到远古社会中去的错误。《老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老子》反对由于彼此争斗而引起的社会动乱,要求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
  《老子》这种“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决定了它对人生道德的要求也是“无为”的。《老子》引用圣人的话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如果圣人和百姓都以“无为”为其德性,人人就会得以过着一种纯朴浑然的宁静生活。
  总之,《老子》“无为”的人生道德论,其哲学理论根据是它的“天道自然无为”的宇宙观,其政治思想基础是它的“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观。“无为”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贯穿于它的自然宇宙观、社会政治观和人生道德观。
  二、《老子》的道德行为规范
  根据“无为”的道德基本原则,《老子》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行为规范。
  (一)知足不争
  《老子》十分推崇知足。它说:“知足知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知足者富”。(《三十三章》)知足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所以“祸”莫大于不知足。”(《四十六章》)为什么不知足会给人带来灾祸,《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这是说,名与身,身与财,得与失哪个重要?由于不知足而甚爱与多藏,其结果必然是大费与厚亡。所以,知足则不受侮辱,知止则没有危险,这样生命也就会长久。
  知足就会不争,不争是《老子》所推崇的更为重要的美德。《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又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六十八章》)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都是不争的表现,达到了不争之德,就可以以德配天,尽善尽美。《老子》第八章以水为例,称赞不争的品德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说,上善之人像水一样,水造福于万物,又不与万物争短较长。水甘心居于众人皆不喜欢的地方,因此极近似于得“道”。在此章《老子》还进一步指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是要求上善之人在位要趋下让人,存心要虚静深沉,与人交往要仁爱慈亲,说话要真实诚信,为政要精简清静,办事要适应圆通,行动要顺时任运。在《老子》看来,如果能做到这些,才不会有过失,即“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
  (二)柔弱兼下
  《吕氏春秋•不二》说:“老聃贵柔。”即以秉弱为人的一种美德。《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道的运用是柔弱的,所以人也应该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杭。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八章》)这是说,人初生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之后才变得坚硬,草木也是如此。所以,坚强属于死亡一类,柔弱属于生长一类。《老子》又以水为例,称赞柔弱的品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遍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柔弱过于水,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它,因为它具有没法改变的本性。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遍天下没人不知道,可是没人能实行它。《老子》在五十二章还提出,“守柔曰强”,在四十二章又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以柔弱为处世之法,是要人保持谦下这种美德,以成其大事。
  《老子》称赞“道”的谦德说:“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三十四章》)万物依靠“道”而生长,“道完成了功绩而不占有名誉。《老子》在第九章也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完成了功业而引身告退,这是合乎天道的。关于人的谦德,《老子》在第二十二章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属谦德。不坚持己见,事事物物才会看得明白;不自以为是,是是非非才会断得清楚;不自我夸耀,才会得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才会成为众人之长。《老子》还用百川汇海成其大来说明谦下的好处。它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六十六章》)这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下游。同样,圣人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拥戴,是在于他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把自身放置在人民之后。所以,圣人居于上面而人民不感到沉重,居于前面而人民不感到有害。《老子》在第三十九章又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楮,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誉,无誉。”贱与下是贵与高的基础,侯王由于懂得谦下可以达到高贵的道理,因而自称为孤寡不楮。所以急切计较声誉,必定得不到声誉。”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
  (三)三宝
  《老子》在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把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奉为三宝。并认为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啬俭,所以能大方;事事不突出自己,所以能做大事业的首长。如果丢弃了慈爱,只讲究勇武;丢弃了啬俭,只讲究大方;丢弃了卑躬居下,只讲究突出自己,就必定使自己陷入死路。《老子》所谓的“慈”,是讲与人为善,即慈爱。它说:“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圣人是经常善于挽救人,从而没有被遗弃的人。《老子》在第四十九章和六十三章并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报怨以德。”这是说,对于善良的要善待,对于不善良的也要善待,以德来把怨来报。所以在三宝中,《老子》突出了“慈”这一宝。它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六十七章》)所谓“俭”,也就是《老子》在第五十九章所说的“啬”,它说:“治人事天莫若啬。”《韩非子•解老》说:“少费之谓啬。”《说文》解说:“啬,爱啬也。”“啬”就是爱惜、俭约、节省。《老子》认为实行“啬”的原则,才能够积累功德,积累了功德,就可以攻无不克,具有无穷的力量。所以治身、治国都离不开“啬”这一原则,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五十九章》)因此,《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所谓“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卑躬居下,事事不突出自己。《老子》在第七章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是说,圣人把自身退到最后,自身反而占先;把自身置之度外,自身反得保全。没有营私,反而成就了他的私愿。《老子》的这一思想,在第二十八章中,又用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的比喻,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说明。
  《老子》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从当时的生活经验和政治斗争的教训中概括出来的,是“无为”这一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这些道德行为规范,就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来说,不争个人名利,提倡慈爱俭约,崇尚谦躬居下,在今天经过批判地改造之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有些诫语还为我们所经常引用,作为端正自己品行的准则。但《老子》所提出的这些德目,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又失之于片面。《老子》看到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导致社会动乱的根源,而它不懂得这种矛盾和冲突恰恰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指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3页。)所以,讲柔弱而忽略刚强,讲不争而一味知足,讲不为先而甘居落后,是一种极端保守、不求进取的人生哲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老子》的道德理想和修养方法
  “朴”是《老子》理想中的人生道德。何谓“朴”?《说文》曰:“朴,木素也。”“朴”的本意是指未经加工的原始木材。也就是说,《老子》理想中的人生道德,是指没有经过人为加工的,自然而然形成的原始道德。
  《老子》谈到“朴”的地方很多。它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三十七章》)又说:“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敦兮其若朴。”(《十五章》)总而言之,当自然变化而有私欲发生的时候,应用“无名之朴”镇住它;在平时虚怀若谷,永恒的德性才会得以充足,使之恢复到本初的质朴;守“朴”的人是敦厚的,保持着自然本色。
  “朴”是无知、无欲、无争的状态,《老子》常用婴儿赤子来作譬喻。它说:“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我独淡泊无为,未曾开始有情欲,如同婴儿还不会笑啼。《老子》在第二十八章又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纯朴的德性不离其身,使之恢复到婴儿状态。至于婴儿赤子,《老子》在第五十五章描述为:含德之厚,比喻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阴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这是说,德性浑厚的人,是刚刚初生的婴儿。蜂蝎毒蛇不来螫,猛兽鸷鸟不来抓。骨头嫩弱筋脉柔软,而拳头握得紧紧的。不知道男女的交合,小雀儿却勃然奋起,精气充沛得很呀。成天价哭号,而不会嗄哑,和气纯厚得很呀。《老子》认为,婴儿赤子纯朴天真、无私无邪,没有任何虚假造作的表现,最能体现人的自然素朴的本性。所以,“复归于婴儿”是《老子》所要达到的人生理想境界。《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圣人无私心,他把天下人都看成为浑浑然、无所知的婴儿。
  《老子》在第十五章还形容其理想人格的行为品德是:“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而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复新成。”这是说,达到理想境界的人,幽微、精妙、玄奥、通达,高深得难以让人认识。他们谦虚、谨慎、冷静、庄重、纯朴、大度,做事不贪图过分圆满。正由于不贪图过分圆满,能够陈旧了会得到再度更新。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私无欲的,由于人们抛弃了纯朴的原初自然本性,产生了自私心、占有欲,从而使社会争斗不止,民心错乱,出现了所谓轻薄浮华的仁义道德。人从不自私到自私的转变,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所以人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使之恢复到“见素抱朴”的原始状态中去。
  如何修身养德,《老子》认为要“少私寡欲”。“少私寡欲”是讲人在与外物接触中要减少私心,降低嗜欲。人只有具备了这种顺应自然的道德品质,才能自觉地去遵守“无为”的道德基本原则,以及其他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行为规范。
  《老子》认为,人的私欲是由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它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难得之货,都是诱惑人们私欲发作的坏东西,“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圣人只求把肚皮填饱而不贪求眼目之欲。所以,“少私寡欲”就是要停止耳目感官与外物的接触,使其不闻不见;反之,终身就会不可救药。这也就是《老子》在第五十二章所说的“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为使私心物欲不在发生,《老子》又提出了一种“涤除玄览”的方法。意思是说,排除一切私心物欲,就要把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使之像一面幽深玄妙的镜子。“玄览”的具体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笃”,(《五十六章》)总而言之,是要内心处于极度的空虚和安静状态,使万事万物的各自特性,都合于深奥的同一。这样,就可以“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五十六章》)从亲疏、利害、贵贱中解脱出来,将私欲置之度外,恢复到人的原初自然本性。
  《老子》的道德理想和修养方法,也是与“无为”的道德原则相适应的。
  我们说婴儿赤子,虽然纯朴天真,无私无邪,体现了所谓人的自然本性,但他无知无欲,没有追求,不是人类社会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所以,《老子》把婴儿赤子作为人生理想的追求,不仅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洞幻想,而且是一种蒙味主义的道德说教。
  《老子》的“少私寡欲”,从减少人们的私欲这一点来说,具有可取之处。但“少私寡欲的实质是反对人们的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主张闭目塞听,这是一种禁欲主义。“涤涤玄览”含有观察问题的客观性、深入性和整体性的合理内核。但它无视“耳目之实”的感觉经验,也否定学问思辨的理性思维,而只能是一种神秘的直观和内心的体验。
  综观《老子》的道德思想,表现了对人类文明的怀疑和否定。它看到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引发了私心物欲的迅速膨胀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文明的结果带来了道德的沦丧。但是,《老子》认为道德沦丧的弊病,不仅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除,相反,仁义礼智等有为的东西,恰恰是造成其弊病的根源。人类道德的出路不在文明,而在于回归自然,用原始道德规范人心,匡正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一些人也并没有摆脱虚伪狡诈、利己害人之心。但如何使人类社会得到高度合理的发展,人人都过着安乐享和、有道德的生活,我们反对回归自然,却是要沿着人类文明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实现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人都按着共产主义道德来规范自己。我们只不过是要冷静地思索,如何去实现这一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进一步加强共产主义的道德建设。所以,我们对《老子》在消除私心人欲中所提出的合理命题,要认真地加以批判改造,使之成为现代道德建设的积极因素;而对《老子》在消除私心人欲中所使用的思想原则,必须要彻底地抛弃,肃清其消极影响。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道德思想略论 在好搜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道德思想略论
在必应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道德思想略论在搜狗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道德思想略论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