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家的心理保健智慧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27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家的心理保健智慧
在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增多的当今社会,不如意的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如何在逆境中自处,如何在遇到挫折时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卫形式,这是每个人都面临的现实问题。道家追求身心两全,性命双修,蕴含了丰富的养生智慧和健心智慧。
道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学派之一,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最根本的规律,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而提出无为而治、以柔克刚、抱朴守真等主张,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庄子、彭蒙、田骈等,主要著作包括《老子》、《庄子》、《淮南子》、《黄帝四经》等。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作者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曾担任周朝守藏室史官,因其核心内容论述“道”、“德”,故又名《道德经》。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唐玄宗、明太祖、清世祖等八位皇帝对它进行研究和注释,、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人高道、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而且早已穿越时空的限制,走出国门,受到世界上美国总统里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梅纽因、马斯洛等等一大批名人的喜爱。它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养生等学科多有启迪,奉其精华,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协调人际,平衡心理,优化管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是迄今世界上除《圣经》之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有500多个外文版本。
道家的思想智慧日益受到海内外著名心理学家的崇尚。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都推崇并吸收道家智慧,开创出心理治疗的新天地;老子的“道”成为荣格心理学的一种内在基石”。美国音乐家梅纽因认为《老子》能够帮助他实现身心的平衡,将它视为最值得经常拿出来看看的著作。
道家的心理保健智慧非常丰富,我们今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以内乐外——获得快乐的妙法
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目标。如何才能找到快乐和幸福呢?现代人生活在对外物无止境的追求之中,财富的增加或物欲的满足能否让人获得快乐和幸福呢?
回答是否定的。这是不少已经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回答。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同样,有关资料证明,富裕起来的现代中国人对财富的追寻并未相应增加个人幸福,而是带来了更多的沮丧和普遍的失望和挫折感。人们在问,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人深感困惑的问题。如何多一点快乐呢?
对于这些问题,道家曾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汉代的黄老道家的代表作《淮南子》一书曾经将获得快乐的方式分为“以内乐外”和“以外乐内”两大类。
“以外乐内”是仅仅依赖追求外在的物质享乐来剌激感官,以求欢乐。书中说:“耳听钟鼓管弦,眼瞧靡曼之色,陈酒行觞,夜以继日。”
如此寻欢作乐,似乎是到了人生的极乐之境地,但是,如果一个人仅仅将外在物质享乐作为人生的目标或快乐的源泉,那你快乐的主动权就被外物所掌握了。因此,作者继续分析说,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酒宴结束,音乐停止之后,又会感到“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穷奢极欲的狂欢过后,反而倍感冷清和孤独。
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精神乱营,不得须臾平”的被动状态。《淮南子》告诉人们说,这种为外物所左右的感官享乐,将会“日以伤生”。
因为对于外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无主于内”,以外物为“足”,就难免“无往而不乏”,为什么呢?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外在的物质或名利的满足给人带来的快乐或幸福是短暂的,持续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半年,高兴一段时间之后,快乐的感受又会回到原来的水平,人们会接着去追求下一个目标,他不断地被一个又一个的物质欲望所牵所累,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外物的奴隶和工具。
《淮南子》对于人为外物所役而导致“终身长愁”的分析相当深刻,而在一千多年后的18世纪,生活在地球另一面的一个外国人也以一篇短文记下了他亲身经历的为外物所累的教训。这个人就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他的《新睡袍带来的烦恼》正是记载了他得到一件新睡袍之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从而导致无止境更新的攀升消费模式。
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读了这篇文章,感慨颇多。在她新出版的《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她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
以上的事实说明,“以外乐内”,依赖追求外在的物质享乐以求快乐是靠不住的。所以,淮南子的作者提出了“以内乐外”这另外一种求得快乐的方式。玄学家嵇康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想,认为人生的真正快乐,不在于荣华富贵等外物,而在于内心的充实:“有主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
所谓“以内乐外”,是指行为主体以内在的精神修养、平和的心态和审美情趣去感受外在事物的美好而获得的欢乐。所谓“有主于中”,就是不为外物所奴役,所牵累,所诱惑。我们陶冶性情,与人为善,豁达宽容,就会拥有愉悦感恩的心境,就能天天与快乐相伴;我们提升审美情趣,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时时发现美,处处感受乐,放眼山河大地,花红草绿,山清水秀,柳暗花明。在平凡恬淡的生活中,我们感悟人生的美好,我们领略世界的美丽。
因为追求外物要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从主观条件来说,人的物质享受能力是有限的,良田万顷,日食三钟;广夏千间,夜眠五尺。人的一生究竟能吃多少、能用多少呢?从客观条件来说,可以让人满足欲望的资源有限,人的欲望没完没了,不断地陷入得与失的纠结之中,心烦意乱。所以,希望通过追求外物来让自己快乐,是要落空的。快乐是一种心境,跟财富、年龄、环境无关。想要获得快乐,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财富,而是降低欲望,改变向外追求的方向。
道家以内乐外、有主于中、不为物累等主张正是帮助我们自觉地选择一种有助于减轻压力的生活态度,在利益面前采取一种超脱的态度,缓解因得失成败而导致的焦虑。懂得“以外乐内”靠不住,我们就会调整追求的向度,努力地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
更进一步说,以内乐外,就是要发挥精神的力量,超越现实和环境的束缚,这就是庄子所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精神世界中作逍遥游,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保持积极的心态做人做事。
如此,我们的心智会更加清明,心胸会更加坦荡,眼界会更加开阔,精神会更加充实和自由。以内乐外,我们就会不为外物所奴役,而是自得其乐,,作情绪的主人,快乐就在我们自作主宰的一念之间。
二、返朴归真——活出真实的自己
在现代社会,经常有人会说,我活得很累,这个累,往往不是指躯体的劳累而是心理上的负担。为什么会活得累?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人成了实现经济目标的工具”,“丧失了自我意识而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因此,他趋于求同,缺乏安全感”。这样的人往往习于跟着别人的感觉走,缺乏独立思考而盲目从众,失去了自我,迷失了自我,言不由衷,疲于应付。这样的生活能自在吗?
所以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人类返朴归真。道家追求体悟大道,而“道”的特性是“朴”、“真”。
“朴”、“真”是指未经雕凿的本然状态,也即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质和规定性。回复到自身的本然之性,发挥人的本真特性。这是道家心理保健智慧的又一重要原则。
如何复归于朴?老子认为需要进行一系列艰苦的修炼,我们今天只是从浅层次来说说,
首先,是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老子》主张“复归于朴”,“见素抱朴”。
老子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地位或财富这些外在的东西,有地位、有财富的人可能并不快乐自在,他的真我被财富、地位压抑了。他的人格面具太膨胀了,荣格的病人有不少就是社会的精英。在老子看来,真实无诈、活出真我的人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要保持和复归于纯朴的本性,返朴归真,放下面具,认识本来如此之性,活出本来的真我,让内在本性有一个舒展的机会。
不能真实地活着是非常痛苦的。有个非常优秀的学生突然有一天自杀了,后来人们从其遗书中发现,因为她太追求外在的完美,被那个光辉的面具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堪重负而走上了这条不明智的自我解脱之路。这真是非常令人遗憾、令人痛心的。其实,放下那个光辉的形象,真实地活着就好了。一个真实的人当然会有很多缺点,敢于承认自己不完美,承认自己有很多缺点,这才是明智的,才是成熟的人。
还有一些人过分在意外在容貌的完美。常常由于不完美的外貌而自卑,甚至花钱整容,不仅付出昂贵的费用,更要冒手术不成功甚至牺牲生命的风险,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太多,超女王贝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因为外貌不完美就该自卑吗?外在的容貌对人生的成功真的那么重要吗?(例子:暴牙歌手凯利的成功。)
真正的美是内在的修养、美德、人格的魅力、需要从内到外的修为,是从内向外的散发,内在美是最重要,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让自己纯朴之性或者是特长之性得到发展,我们将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道家认为,人性各异,人各有宜,《老子》第二十九章说:“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因此,高明的圣人应当“去甚、去奢、去泰”,充分地认识和尊重人性的差异,去除过分的、奢侈的以及极端的行为,因性而为。
老子认为,在高明的圣人的眼里,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每样东西都是有用处的,因此,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故第二十七章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那人们要问,在日常生活中,弱智儿童也有价值吗,他们难道不是家庭的累赘吗?但是,人们发现,不少弱智者有美术天才或音乐特长,画出很有艺术价值的图画;舟舟的IQ(理性智商)只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却可以得心应手地指挥交响乐队。罗忠溶的弱智儿子罗铮能将现代音乐的意境用画笔表现出来,他画的还是抽象派的画,如匈牙利现代音乐大师利盖蒂的音乐,连音乐界的许多人也听不懂,但罗铮却可以将音乐的意境画出来。利盖蒂看了罗铮根据他的音乐作品所作的画以后说,罗铮画出了他内心的声音。这是多么高的评价!
谁能说他无用?谁能说他低能?他可以将听觉艺术转换为视觉艺术,7年中已陆续画了290幅油画,无一重复,甚至还常常表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惊人之笔。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人各有长、人各有宜,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特性。
返朴归真,因性而为的主张启示我们:超越世俗的偏见,敢于做真实的自己,不要求那个虚假的光辉形象。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量力而行。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个性,让他活出自我,给我们的孩子、亲人、员工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有一个豁达大度的胸怀,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形成生命的合力。
天地之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这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值得每个人好好地珍惜,活出真我,成为自己,才能更好地完成天赋的使命,让生命之花更加灿烂!
活出本真的生命、成为自己决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管别人。相反,超越小我才能更好地成为自己,完善自我,得到更多的快乐。所以我们下面来谈谈超越小我这一智慧。
三、超越小我——排遣忧郁的良方
道家认为,成为自己与超越小我是相辅相成的。
心理学家在实践中发现,过分的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是烦恼的根源,也是某些心理疾病的根源,在精神科医生那里就诊的一些患者就是这类人。换句话说,如果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进一步发展下去可能就要进精神病院了。相反,淡化自我将会减少忧虑,有助于身心健康。超越小我,是排除忧伤、获得快乐的良方。《道德经》这样告诉人们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之所以有大的忧患,是因为过于关注自身,如能淡化自我,则会减少许多个人的忧伤——“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上述主张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治疗方法相一致:超越以自我为中心、淡化小我,将关注的重心从自我转而引向他人。
心理治疗的案例证明,对自己的病症或消极情感过度关注,不能正确地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自我为中心,会产生烦恼、孤独、焦虑等心理障碍。因此,他们要求患者“忽视”自己的症状,转而去帮助别人,超越小我这一狭隘空间,会有效地去除烦恼和焦虑。举例:一个失去丈夫而忧伤的女士因为帮助孤儿而摆脱阴云。
《道德经》第七章有这样一段话,很好地阐发了超越小我和成就自我的辩证关系,它是这样说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高明的领导者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众之后,才能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戴,身先;忘掉自己的私利多为他人着想,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好地生存。《道德经》最后一章也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就是说,通过“为人”、“与人”的活动帮助了他人,从他人身上看到了自身的价值,你会感受到快乐与精神上的充实,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穷苦学生郝武德.凯礼的事例)
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地紧密相联,看来微不足道之举会改变对方的一生。这一事例正是道德经“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在现实生活中的诠释。这种愈有、愈多或许是无形无象的,它从精神层面让我们体悟到生命的意义;或许是能够真切感受到的,慈爱精神藉由众人的心和手,不断地在传播,就在这一施一受之中,人类的真情和善意在激荡、放大,形成人间和谐的生命之场,或许在某一天,这种慈爱又传递到了慈爱者的身上。
四、祸福相倚——从容面对成败得失
道的运动规律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反者道之动”。在道的支配下,万事万物亦各自向着其对立面转化。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既没有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坏。《老子》第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万事万物处于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复杂过程之中,祸当中倚傍着福的因素,福当中隐含着祸的萌芽。
汉代的淮南王刘安组织门人宾客所编撰的黄老道家代表作《淮南子》通过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更为形象具体地阐发了《老子》关于祸福相倚的思想。到底什么是祸,什么又是福,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安危、祸福、得失这些对立的方面常常是相互转化、不断变化的。我们又何必为眼前的祸福得失而耿耿于怀呢?
道家“祸福相生”等观点是一种辩证智慧,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多向思考。它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所遇到的每个困境都有它存在的正面价值,事情陷入山穷水尽的绝境时往往就可能出现转机。
在生活中,绝处逢生、祸福相倚的事例不胜枚举。(微软应聘清洁工的事例)
因为没有计算机和电子邮箱而导致到手的饭碗飞了,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件让这位主人公陷入绝境的坏事,但是,他在绝境中奋起,绝处逢生,峰回路转,反而成就了新的人生,创立了更大的事业。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败是可以改变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调整策略,往往能够转败为胜。
运用道家“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智慧、掌握祸福相倚的多向思维方式,我们将增添走出人生低谷、冲出困境的精神动力。这种智慧对于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沉浸在眼前的失意、挫折、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的时候,正反相因、祸福相倚的智慧让我们超越眼前的这些沟沟坎坎,放宽眼量,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看待当前的经历,它告诉我们,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眼前的困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结局。成败、得失、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转化和改变。它启示我们,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或坏,当我们转换一个视角去评价当下遭遇的负面事件,就能够从中发现正面的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说,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也就是说,生活中同样一个事件,拥有不同心态或信念的人会作出不同的解释,有什么样的心态,怎样思考问题,就会影响人生的情绪,导致不同的人生结局。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道理:(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
同样一件事,以不同的心态去面对,就会得到不同的感悟,采取不同的行动方案,得到不同的结果。以悲观消极的心态处事,不但会失去成功的机会,而且还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而保持积极心态,处处都能发现成功的力量,将为我们加油给力,让我们提升信心,通往成功,甚至能够将“危机”化为“转机”。
让我们体悟道家祸福相倚的辩证智慧,在处于人生的激流险滩和低谷泥潭时,我们不要忘记:失败和劣势可以转化,我们不必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当处于人生的辉煌、被鲜花和掌声中所环绕时,我们也要明白:成功和优势也可能改变,我们不必欣喜若狂、得意忘形。以这种智慧来看待成败得失,我们将败而不馁、胜而不骄、宠辱不惊、豁达逍遥。
吸收道家的健心智慧,呵护心灵,创造身心健康的美好生活!
祝各位拥有一个智慧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