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里学养生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2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里学养生
《道德经》的很多话都可以运用到人的身心状态上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如此,人的身心不更是如此。因此,把握好了呼吸,就能把握好自身。
据说背诵经典可以使人身心健康,但《道德经》的特殊性在于,它本身也有对病理的认识,对身心的安顿有直截了当的建议。老子的观念,在现在来看,仍堪称新鲜、超前。
最早知道《道德经》可以养生的“传奇”,是听一个年轻朋友说的,他小时候父母离异,跟母亲生活。十来岁的男孩对世界充满好奇,有一天突然去看《道德经》,看着看着,自己的呼吸、坐姿等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他发现原来身体可以为自己把握、调控。后来我自己,每亲近一次《道德经》就会有意无意地尝试调整呼吸,果然发现有所收获。再后来读到更多材料,有人从《道德经》中发明出简单、易行、有效的健身办法,有人甚至以《道德经》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道德经》的很多话都可以运用到人的身心状态上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如此,人的身心不更是如此。因此,把握好了呼吸,就能把握好自身。练功人、修行人都知道,如能做到呼吸之念不断,念念相续,那就是极为完美的境界了。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据说,道教信徒把《道德经》当作修行的大经,从道士上千年的实践来看,《道德经》也确实具有指导人们修行身心的功能。而明清以来中国武术得到发展,很多武学门派也是从《道德经》里得到启发而产生。流传数百年的太极拳不用说,就是一代武学奇才李小龙也是从《道德经》里发现了武学的奥秘,并把阴阳学说应用到了武学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武林人士秘传的“心法”,其实就是呼吸的法则。
从老子的教导中不仅可以想到要注意呼吸,还要注意饮食。即人的身心既要充满,又要空虚。这个道理当代人多已明白,人不能吃得太饱,人要经常保持一定的饥饿感。老子的阐述极为明确,比如他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从出生到死亡,人成长的时间,占十分之三;人消亡的时间,占十分之三;人的生命,由于违反规律被白白浪费的时间,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缘故?因为他们生活得过度。
老子在《道德经》中还说,“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这段话可以从饮食的角度来解释,即众人都吃得过度,而唯独我留有余地。我同世人的饮食有所不同,世人吃的是饭,我吃的是饭的本源,我是追求道的生活。
老子还说,“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段话就更直接了。就像饱食、浪费食物,还有生出的赘肉,这样的人连鬼神看了都会讨厌,故有道者不会处于此种境地。
总之,老子的饮食之道是节俭、清淡、适量。“治人事天,莫若啬”。修身治国,侍奉天道,没有比节俭更重要的了。这是要我们学会吝惜财物和珍惜福分。
我们知道,病从口入,即呼吸和饮食,由此需要我们保持俭朴。人们在整理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的医案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凡是给叫牛二、王李氏等人开出的药,多为补益之药。凡是给李大少爷、王二奶奶开出的药,多为消散之药。因为,凡叫李大少爷、王二奶奶的,绝非穷人,多因营养过剩而得病。老子早就洞明这一现象,他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要做无欲、无为的事,体味无味的东西。他还说,“为腹不为目。”唐太宗是老子的信徒,他身体力行的感觉是:“朕每日所为,自有常节,饮食不过度,行之已久,甚觉有力。”
在我看来,老子的这些病理学是极为深刻的。老子还说过,“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这是高明的;不知道却以为全明白了,这就是百病的根源。圣人之所以没有病患,是因为他把病患当作病患,因此就没有病患了。联想到我们当代人的“搭便车”思想—雾霾,别人呼吸了,我也呼吸一口没事儿;污染的食物、空气、水,别人都活在其中,我投身其中应该也没事儿;我还年轻,还扛得起……这种种不以为病,会导致从个人到社会性病患的爆发,从抑郁症到癌症,折磨着我们的身心。
由此读经,我们是否该从自身的日常饮食、起居和呼吸之间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