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用老子方法学习《道德经》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2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用老子方法学习《道德经》
2014年12月27日,由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共同主办,高密市老子文化研究会、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高密市文广新局承办,半岛都市报《高密新闻》全程参与报道的中国高密老子论坛在高密市会议中心圆满结束,来自北京 、中国香港、山东、陕西等地50多位学者专家就老子文化展开探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老子《道德经》存在的诸多未解之谜
记者从高密市老子文化研究会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纲是《道德经》,弘扬中华文化不能回避老子《道德经》存在的问题。“《道德经》是本什么样的书,《道德经》成书于何时,谁是它的作者,它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是什么关系,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等都是值得我们讨论的话题。”据北京专家孙文鹏先生介绍,老子《道德经》问题很多 、《道德经》难懂,两者互为因果,是造成2000多年死结难解之源。死结不解,中华文化将永远是本纲目不清的糊涂账。
“现在学者的共识就是《道德经》系一人之作,它是个整体,是老子《道德经》的综合信息库。”增用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方法学习《道德经》,补学点周王朝800年历史,从中、西方文化对比中解老子《道德经》2000多年未解之谜。
《道德经》的成书时代及背景
在《道德经》中有两个主角即:“圣人”与“民”。“士”、“智者”、“众人”皆是配角。从《道德经》中反映出国家“二元结构”特性。王者应该“以德治国、待民”。
“从《道德经》成书时代讨论可以得出,春秋战国是诸侯争霸的多元社会,当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孕育出《道德经》;西周早期盛世没有《道德经》中批评的腐败现象;修订《德》论必须有王受权,西周中后期诸王没有修订古公《德》论的愿望;《道德经》只能成书于国家“中兴”的周宣王后期。”孙文鹏告诉记者。
《道德经》作者的身世
“《史记》中对老子身世有七种传说,专家提出三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说是老子与孔子为同时代人,依据是‘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以此证明:孔子见过老子。可是,这段文字只能说明孔子去过周,欲请教于老子。可是接见孔子的人是不是老子,却是有问题的!接见孔子的老子在回答孔子时说:‘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因而出现了一个活着的、接见孔子的老子和另一个其骨杇矣的老子。如果接见孔子者为老者而非‘老子’,一切都很顺。否则全文难解。”高密市老子文化研究会主席单百平先生告诉记者。
第二种观点为老子即太史儋,《史记》中共有二处提到太史儋就是老子。一处明确说老子即太史儋;一处说老子过函谷关,应关令尹之请而作《道德经》。这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观点。然而,却是一种可信度不高、与《 道德经》内容相悖的观点。据历史记载,太史儋确有其人,但要说《道德经》是太史儋所著则难以服人。
“《道德经》说的国君‘治国之道’,高高在上的语气 、对军事的深刻造诣与太史小史极不相称 ,如前所述《道德经》成书只能是西周,而不可能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写这么一部巨著,没有哪个诸侯会需要它,也是以个人之力不可能完成的。说太史儋过函谷关 ,应请而作《道德经》,实在是‘货真价实’有悖于常识的传说。凡是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明白写作之不易。”
第三种观点为老子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耳,这一说法的唯一根据是其子宗为魏将,李耳的子系清楚 ,并有史料可以证明!然而,却未证明:宗之父亲“李耳”在何处为谁撰写《道德经》这个最核心的本质问题。此外,在谁都不拥有整个天下的战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不谈富国强兵 ,以防范被大国吞并,而奢谈治理天下之道,这岂不是有点太离谱了!由此可见,老子《道德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据专家们论述,老子发展了古公的《德》论。将“王德”提高到合符“损有余以奉不足”天道,“尊道贵德”的高度;各项治国之策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片面性少;将“以奇用兵”列为治国的组成部分。通过对“道”的阐述,确立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使“上帝”或神在我国边缘化。提出了整体辩证认知方法,为中华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老子是中华体系文化的奠基人。
《道德经》是中华体系文化的理论基础,做人的指南,治国的宝典,创新的钥匙,制胜的武器。《道德经》是中华体系文化的根(或纲),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是中华体系文化的支干(或目),根干支果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纲、目不可颠倒混淆!“干”不能离根,“目”不可代纲。儒学、道家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支干、而不是根 。它们在实现中发展、充实了《 道德经》如:孔子从春秋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仁与礼为核心的“民德”,道家将老子思想方法用于养生,历代名医全面继承发展了老子整体辩证思想。
同时,《易经》、《 德》论是《道德经》之源,《周易》(=《易经》+《道德经》)具有两重性既是体系文化之源、也是流,诸子百家学说皆为中华传统化之流。物质文化乃文化(精神)之果,物质之果可食、可用却不可再生、也不能指导实现和创新。《道德经》不论是在治国、还是在“创新”方面,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研究老子文化的必要性
老子文化研究会发起人单百平说:“老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思想之一,我们有信心尝试发掘与整理更深层的老子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老子《道德经》应用前景广阔,既可修心 、健身,又可解当今社会主义中国与世界各种难题。“期盼大家学习《道德经》,关心他人、社会、国家 ;律己、行善、建言;在行善、‘ 建言’中修身,提升自己,健康自己,使自己成为老子的好子孙 ,正宗的、懂中华文化、按中华文化要求言行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