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8:1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爹爹拿着报纸
退了两万多元保健品
家住街道口的严爹爹今年68岁,他告诉记者,他把上个星期才买的2万多元保健品退了。
严爹爹说,他多年前患了脑血栓,除了正常服药,也会买一些保健品,一次几百块钱。“上个星期,我去参加了一次讲座,当场一次买了两万多元钱。”严爹爹说,他被老同事带到雄楚大道上的一家“老年健康关爱机构”听了两天讲座。头一天,现场有一位专家讲了半天的糖尿病、高血压、脑血栓的保健知识,严爹爹觉得对方讲得非常好,走的时候,这家机构还免费赠送了一瓶蜂胶。
第二天,这家机构的工作人员现场做的一项实验,把严爹爹当场“震住”了。
“他们从市场上买了一段猪肠子,肠子里有一块血栓,结成块黏在那。工作人员现场把他们的药片融化在水里,把那段肠子抛进去,半个小时之后,血栓就化了。”严爹爹说,现场的老人都觉得非常神奇,不少人现场开始抢购,他也在销售员的建议下,购买了一个套餐大礼包,一次性付了2.1万元。
“我回家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服用方法算了一下,这个大礼包能吃三年。可是他们的保质期却只有两年,加上今年已经过去的月份,只能存放一年半了。”
严爹爹立即联系那家机构的销售员,对方却说“保健品药性弱,加大一定用量没关系”。“他这样说我觉得是对我们不负责任。后来,我觉得他们跟报道的那些公司是一样的,就去找他们,他们就把这些东西全部给我退了。只是我没想通他们那个实验是怎么回事。”
保健品前销售员讲述
“忽悠套路五步走”
马先生曾在南昌、宜昌、武汉的保健品公司工作过,后因看不惯这些公司忽悠老年人,转行从事其他工作。他向记者讲述了他见过的忽悠套路,表示愿意跟老人们当面交流。
“他们的套路总的分为五步,每一步还要根据老人们的反应进行调整,最终把老人的钱从包里掏出来。”马先生说,目前很多小区里都能看到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健康体验中心和保健品销售点,这些机构第一步通过发传单或者熟人介绍,跟附近老年人搭上联系;第二步通过上门拜访,或者在“免费体验中心”,以帮忙按摩、免费送礼品的方式,与老人聊家常,了解老人家庭成员情况、经济状况以及大概病情,用感情投入降低老人的戒备;第三步,组织统一的讲座活动,以免费礼品诱导老人到达现场,以听上去比较专业的健康知识获得老人的认同,同时对老人的现场反应进行观察;第四步,以夸张的实验,或者现场“专家”的诊断,对老人忽悠,同时极尽所能宣传某产品的功能;第五步,由提前安排好的“托儿”抢购产品,迫使其他老人掏钱。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经常参加活动却只拿礼品不买产品的,对医疗知识比较了解,甚至会现场提出质疑的,都会在这五个环节中逐渐被淘汰出去,最后一天才正式开始卖产品。你想想看,留在最后的老人都是已经经过忽悠的,加上有‘托儿’在现场演戏,这些老人就毫无戒备地掏钱了。”马先生说,这些机构、公司还流行好几种所谓“实验”,比如现场演示化血栓、用口香糖演示化淤血,其实都是利用物理、化学技巧使的“障眼法”,还有一些纯粹是利用“调包”手法来造假。
马先生举例说,有些保健品销售机构,会做口香糖融化“实验”来证明他们的产品化淤功能,“他们准备了两杯纯净水,其中一杯放进去一片在药房买的化淤药片,另一杯放进去一片他们的产品,然后把两块嚼过的口香糖放进水杯中。过了一会,老人们看到,放药片的那杯水里口香糖没有融化,放他们产品的杯子里的口香糖却融化了。”
“其实这背后有猫腻。”马先生“解密”说,这个“实验”的秘诀是水温和搅拌:放药片的那杯水是冷水,搅拌得很慢;放保健品的那杯水是温热水,搅拌得比较快,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加上现场的托儿制造气氛,老人们就信以为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