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投资网 > 焦点新闻 >“共享”进校园 宜疏不宜堵

“共享”进校园 宜疏不宜堵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6:37:16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共享”进校园 宜疏不宜堵
                                            来源:辽宁日报  
  随着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KTV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衣食住行娱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特别是各大高校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共享”,如西南民族大学的“共享宿舍”,浙江嘉兴学院梁林校区的“共享篮球”……这些“共享”项目的涌现,一方面受到学生的欢迎,另一方面也遭到了质疑,各方对校园里出现的各类“共享”褒贬不一。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已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共享项目的出现和发展在当下已经不可避免。纵然“共享进校园”或许会增加校方的管理成本和难度,但若是仅担心“管理上的混乱”而实行“一味地堵”,还不如强化管理进行“合理地疏”——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一些共享项目之所以出现在校园里,其实质是切合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补充了校方在某些资源上的不足。

  基于这种认识,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要转变思想观念、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以适应共享思潮的发展。对于高校而言,在共享项目的选择和开发时,要体现项目的便捷、优惠、环保等功能,避免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的情况,毕竟由“共享”促进的资源充分利用,其本身传递的是节约和环保的理念;在教育方式上,鼓励大学生结合“共享”踊跃参与创新创业的学习和实践,对于一些相对成熟的项目给予政策、技术、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要强化管理,通过更为规范的管理、更为到位的措施,发展真正适合学生、方便学生的项目,使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共享”进校园 宜疏不宜堵 在好搜搜索“共享”进校园 宜疏不宜堵
在必应搜索“共享”进校园 宜疏不宜堵在搜狗搜索“共享”进校园 宜疏不宜堵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