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吴法院探索“互联网+”诉讼服务呼应大走访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6:40:00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新吴法院探索“互联网+”诉讼服务呼应大走访
来源:中国江苏网
“通常建设工程案件的司法鉴定要一年左右才能出报告,没想到这个案件的报告花了2个多月就出来了!”近期,新吴法院通过联席会议和线上即时通讯平台大大缩短了司法鉴定周期,降低了诉讼成本,得到当事人代理律师的点赞。
新吴法院立案庭负责司法鉴定的法官方庆富告诉记者,在大走访中,不少企业和群众反映,建设工程案件的司法鉴定耗时太长,还要来回跑好多趟,一遍遍提交、补充相关材料,进行举证质证,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诉讼成本,希望法院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走访结束后,新吴法院的法官们立刻想起了办法,并在今年3月受理的一起标的额3000余万元的案件中探索新的办案模式。
这起案件中的涉诉楼盘位于新吴区旺庄街道。楼盘原本规划建设500多套住宅,而且已经卖出200多套,由于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楼盘迟迟没有建成。目前,有人有意向接盘,但由于原开发商涉及债务问题,接盘工作要等司法鉴定完成后才能开展。此案的当事人一方在无锡,一方在上海,第三方鉴定机构在南京,如果按照传统的办案模式,司法鉴定必然是个漫长的过程。为此,负责司法鉴定的法官召集三方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将可行性评定、取证责任分配等工作一次性做好,并建立一个QQ群,所有涉案材料、会议笔录等都上传至QQ群,公开透明。当事双方第三方机构和法官之间可以进行即时线上沟通,无需一次次赶到法院来碰头。
前不久,第三方鉴定公司正式出具了该楼盘的司法鉴定报告。拿到报告的当事人代理律师说:“以前要进行司法鉴定只要一个环节有问题就得来来回回很多次,烦得很。现在让信息数据替我们跑腿,很不错。希望法院以后能多多利用互联网,压缩诉讼周期,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方庆富说,采用扁平化的办案模式,不仅降低了诉讼成本,还节约了司法资源。以后,新吴法院会对鉴定案件进行初步筛选,鉴定事项疑难复杂的案件都会采用这种扁平化的办案模式。
开展大走访以来,新吴法院还发现小区居民与物业、开发商之间的纠纷多发,先后探索实行诉讼文书电子送达、电子支付令等“互联网+”诉讼服务。新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叶志浩说,下一步将继续梳理大走访中企业群众反映的问题,知民情、解民忧、办民事,切切实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好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现实问题,不断探索创新适合群众、群众容易接受的诉讼服务手段,提高矛盾化解效能,使诉讼服务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