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之科学演绎》--第四十七章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8:4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之科学演绎》--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有人问:孔子到了 70岁才能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可孔子是少而学,壮而周游列国,归来潜心钻研才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你这里怎么又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是的,中国人教育孩子总是告诫他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大家公认的成才之路。这并没有错,这是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必经之路。人要生存,是需要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所以必须学习,学习可以从书本上学习,也可以向他人学习。知识的汲取像劳动一样,有多少耕耘就会有多少收获。然而,学习只是掌握已有的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智慧,知识不可能让你达到道的层面,因为学习只是一个平面上的事情,是大脑层面上的事情,而且在大脑层面上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获取知识的方面,这就是学习;而另一个是加工知识的方面,这就是思考,学习与思考的统一是大脑层面上的智慧。但人类的智慧并不限于在大脑层面的智慧,它还有心灵层面的智慧。心灵层面的智慧,并不来源于知识,它来源于心灵,来源于本性和本能,来源于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不出户连生存、生活都没法做到,怎么能知天下呢?这不是在胡说吗?我在谈论这个问题时,是站在求道的立场上来说的。这里主要讲的是一种“内求法”,而人们在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时,目光总是向外,总是希望有一种外在的力量可以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结果呢?他们很难达到道的层面,因为他们往往会限于“现象”的层面,他们无法深入到内心——人的内心、物的内心以及道的内心。当一个君王在治理国家时,他想要了解百姓的需要,并不需要到处去征求百姓的意见,他可以问问自己的心,自己最希望得到什么,别人也就希望得到什么,自己希望回避什么,别人也就希望回避什么,他不需要去问别人,问问自己的心就行。正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当一个君王在制定法律和制度时,从根本上来说,要问之于心。历朝历代中较为明智的君王,都会去寻求一种好的理论与好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但真正的成功者,并不是完全套用某种理论,他必须用心消化理论,汲取精华,从而达到与心合一的层次。从理论本身来说,哪种理论更能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哪种理论就更有生命力。然而,理论是死的,当它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用心去解决。当然,内求法与外求法在根本上并不对立,它们是求道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章里,我要强调内求法的重要性,是因为人们喜欢“心”外求法,因此总有些人喜欢追求知识的广博。当然,见多识广本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仅仅要通过见多识广来认识世界,恐怕就只能局限于世界的表象。很多时候,在表象世界里的东西,总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如果不深入现象背后的本质,你是无法让自己的思想得到统一,你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时候,你就无法有稳定性、持续性,你会不断地变换方法,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不出户,知天下”,主要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们深入事物包括我们自身的内部时,我们就能更好了解天下事物,了解我们自身,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法律和各种行为规范,就能达到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目的,这也是一切修道人都想得到的结果。
“不窥牖,见天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看窗外,也能明白大道。这只是一个比喻,如果人人都可以通过看窗外就能明白大道,那还要修道干什么?这里是说求道要向内求,要在静心中求,在思考中求,在明心见性中求。万事万物中都有道,在每个人身上都有道,道并不是某个具体的超然物质,当心与道合时,你就能看见道,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要达到心与道合的程度,你必须静心,必须修心养性,让“心”的最高层次功能发挥出来,而在知识的层面上,只发挥了“心”的意识层面的功能。虽然说,在修道的过程中意识的作用不可缺少,但很多人的修养往往只限于意识的层面,那就远远不够了,他们陷入了一种对知识的无休止的追求中,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今天去这儿拜师,明天去那儿访友,可是在知识的层面你是永远无法达到统一的,而且你会被各种知识中的相互矛盾所困惑。所以说,修道要在自身中求,要修自己的道,而自己的道就在自身,不需要向外去苦苦追求。自身的道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的德,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的综合,道是用来行走的,只有在自己的道上不停地行走,才能到达大道的彼岸。其实,修道本身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明道,另一个是行道,这两者都是不可少的,在行道中明道,在明道中行道,并由此不断地向前进步。不论是明道也好,行道也好,都要从自身出发,这就是“不窥牖,见天道”的真正含义。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走得越远,知道的就越少。这在普通人看来是疯话、傻话,但对修道的人来说,这是真话,是秘诀。古人云:道不远人,而人远之。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现在有很多人在求佛求道时,把佛与道弄得神乎其神,遥不可及,把佛与道看成是与“我”两分的东西,所以总是花精力去研究“佛是什么?”“道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实际上“成佛”与“得道”是“我”的事情,对谁都一样,“我”就是佛的种子,是仙的种子,如果只顾研究别人如何成佛成仙的,而不去照顾好、培育好这颗种子,那么一切都是枉然,你会离佛、离道越来越远。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得道成佛的根本,如果舍弃了这个根本,向外求道,岂不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吗?
求道确实是对精神世界而言的,但对人而言,精神是离不开肉体的,有肉体才能行道。前面我们讲过“得道”不仅需要明道,而且需要行道,明与行(即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的,即在明道中行道,在行道中明道。明道相对而言是顿悟的过程,而行道是渐修的过程,只有在“道”上不断行走,才能到达目的地。所谓的“行道”,都是行自己的道,而自己的道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吃饭、睡觉、劳动、与人交往等具体事务中,这些都是求道的道场,你的道场永远是跟随着你的,你无需到外面去寻找道场,到处去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不如拜你自己心中的神,自己心中的佛。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不用亲眼看见,也能明白事情的道理,不用亲自做什么事情,也能成就事业。有人要说,这也太神了吧!是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圣人是人中豪杰,圣人与伟人、英雄不同,伟人与英雄是能战胜他人的人,而圣人是能战胜自己的人。不论是伟人也好,圣人也好,他们也都是从平常人走过来的,他们有着过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与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但从历史的长河中看来,伟人们做到的只是社会层面上的事情,而圣人做的事情却是在大道层面上的事情,是符合人类本性和人类长治久安的事情,做个伟人不容易,而做个圣人就更难,伟人们可以影响某个历史时期,而圣人们却可以影响人类的整个历史。
这句话中“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比较好理解,如果你已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你又有很好的悟性,那么做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并不艰难。而“不为而成”理解起来就要困难一些。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否则我们就会误解这句话的意思,如果真的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什么都不做,事情就成了,吃的也有了,穿的也有了,这岂不是白日做梦。圣人要成就什么?要成就道德,要成为健康快乐和幸福美满人生的模范,要成就与社会、与自然达到高层次“天人合一”的境界,为人类的长治久安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圣人们要成就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为后人提供光明,提供能量。因此,当一个圣人明道以后,他只需要按自己的本性而活着,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这就是“不为而成”的意思!孔子 70岁时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矩,是指规矩,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三大规律,即人体生命运行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
顺便说一句,中国人的圣人形象都是长寿者,都是发明家,都是一心为他人造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