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之科学演绎》--第二十八章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8:49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之科学演绎》--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圣人常善救人、常善救物,那是因为圣人明道、有整体观的原因,他们深知事物的两面性,了解事物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规律,所以他们才能常善救人与常善救物。可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有形的“绳”、“楗”等物体的功用,而看不到无形的“绳”、无形的“楗”的妙用,不仅如此,他们还往往偏好于刚强的、显眼的、荣耀的事情,而忽视了它们的对立面。雄与雌,黑与白,荣与辱,是事物的两面,也是一对对矛盾。这一对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统一是平衡,对立可产生转化,打破平衡,雄可转化为雌,黑可转化为白,荣可转化为辱,反之亦如此。这一章有三个排列句,都是“知……”,“守……”,然后是“为……”。“知”的一面和“守”的一面,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为”是指对待这一事物的态度与方法,“为”是重点。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雌雄原指动物的性别,雄的为公,雌的为母,这里雄是指刚强的意思,雌是指柔弱的意思。溪指溪流,这里是低洼的意思。修道之人知道刚强的优势与作用,但自己在为人处世中要表现出柔弱,就是你们现在说的做人要低调,从不恃强欺人,处处表现出一种温柔亲善,这不是因为自己不强,或不能强,而是要保持谦卑待人的态度,就像溪流一样,越是处于低下,自己就越能聚集水流,也就越能日益强大。为人处世像溪流一样保持低调,就能保持人伦纲常不离自身,就能回归于婴儿一样的纯洁。婴儿不仅纯洁,而且是处于最无知的状态,所以他学起东西来最快,要学的东西也最多。如果一个人能像婴儿一样地保持这种学习态度,凡事保持从零开始的态度,那么他就能学习更多的东西,就能更加接近于道。前面我们讲过,“复归于婴儿”是指要回归到婴儿那种自己身心和谐,而且与自然比较和谐的状态,并不是说要回归到婴儿的无知状态。这里说“知其雄”,首先是要知,如果连雌雄都不知,安能守其雌?比方说,我们都知道跑步比走路快,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常跑而是要走,如果常跑,我们体力就消耗快,就不能长久,还有可能因为跑得过头,而使身体累垮,这就是“知其雄,守其雌”的最好例子。
有人问我说:大家都知道,不论是在自然界中也好,还是在人类社会中也好,以强凌弱、大鱼吃小鱼的事情比比皆是,“落后就要挨打”是人人皆知的事实,所以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强大,而不希望自己总处于弱势。处于弱势,就会被他人欺负,就会被别人吃掉,这是铁铮铮的事实!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弃强守弱?难道人就应该让他人宰割不成?这样说是误解了我的意思,也有断章取义之嫌,整部《道德经》就是要让人顺从道德,正所谓“顺道德者昌,逆道德者亡”是也。顺道培德者必强,是因为他强在根本上,就像花草树木一样,根扎得越深,就长得越茂,但树根深深扎在地底下,如果树根总露在表面,恐怕这树也就长久不了。我强调的强,是要顺应道德的强,是长久的强,是共同的强,如果大家都强,就不显某个个人的强。可很多人说的强,只是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强了就有优势,就不会被别人欺负,这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可是人有了这种意识后,就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妒贤嫉能,就会恃强凌弱。又有人说:我强了,不欺负人不就行了吗?此话看起来不无道理,但如果不明白大道,你想不欺负人都难。古人不是说吗:“成者为王,败者寇。”在现代生活中,强者都认为自己有理,都认为自己做得对,一旦发生冲突,不诉诸自己势力的人几乎没有。真正的强者,是明白道理的人,自己虽然强大,但不对别人示强,不以气势压人,他能够宽容,能够谦让,甚至是委曲求全,这就是“知其雄,守其雌”的做法。不是他不能强,他是按道而行,不求其名,不逞其能,真正需要他强时,他就能表现出其强大的一面。
守弱,才能真强;守弱,才能保持长久的强。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强人,有的是老板,有的是经理,还有的是官员,可很少有人懂得这个道理,凡事都要事必躬亲,生怕别人做得不如自己,生怕别人做不好,久而久之,身体被累垮了,一旦病倒了,你有再强的能力也没有什么用途了,可能还会成为社会和家庭里的负担。那些累病或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值得称颂,但这里面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如何保持好自己良好的工作状态?如何发挥更多人的作用?如何让更多的人成为强人?等等。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杀鸡焉用宰牛刀。”用你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不要用大炮打蚊子。杀鸡焉用宰牛刀,这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用兵方法,目的是保全部队的整体实力。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如此,要做到量材而用,要尽量节省体力,节省物力,节省财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强人、能人用过了头,就会变成病人,甚至变成废人。强,是需要保养的,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所以在不需要表现强的时候,人就需要学会保养自己,学会补充能力,学会补充知识,这就是守弱。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无极。”黑白,原意是指颜色,或者指明与暗,但现在多用来指“是非”观念,人们通常在表明立场、观念时,总会说“黑白分明,是非分清”,就是这个意思。式,是指方式,原指车式,是指古人在车上恭敬他人时的一种姿态,即俯着身子,凭依在车横木上,也就是我们现在鞠躬的样子。忒(tè,音特),是差错的意思。无极,是指阴阳未分之道,这里是指合二为一之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也知道什么是错误的,但不自以为是,对人恭敬有加,以这样的态度去为人处世,自己的人性之德就不会发生差错,这就是符合了事物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道理。黑白分明,是非分清,有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个人是非观的形成,基本上都是从小被父母和学校老师“植入”的,但父母与老师传授的东西往往都是正面的东西,而且非常简单,就像孩子们看电影一样,只知道有“好人”、“坏人”,而不知道其中更深层的道理。一旦他接触到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后,心理上便承受不了,有人甚至从事物的一面走向了事物的反面,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偏执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是非观念,而是因为他们把是非观念理想化、绝对化了。当然,我不是提倡不要是非观念,而是提倡要具备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把尊重他人、尊重生命作为复归于无极的一个方法。
是非,有时候是很难分清楚的,比如“好人”,一般是指有意做好事的人,而“坏人”则是指有意做坏事的人,可生活中任何人都有做错了事和做对了事的可能,“好人”做错了,你又怎么知道他不是有意做错的?而“坏人”做对了,你又怎么知道他是无意的?如果仅仅是从事情做得对与错来判断好人与坏人,那可就太困难了,而且判断“对”与“错”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你不能说他做对了的时候就是好人,他做错了的时候就是坏人,如果这样,那区分好人、坏人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世界上谁都不可能全对,谁都不可能全错。现在有一些人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以事情的对错去评论别人人品的是非,所以他们在看到别人做错了事的时候,就把别人看成是坏人,不仅没有相应的尊重,而且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很多人间悲剧也都源于此。大家只要留心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事情: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夫妇反目成仇,父子反目成仇,朋友反目成仇,同学反目成仇。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对,都认为自己坚持了真理,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如果有一方能够意识到也许自己是错的,很多悲剧或可以避免发生。
前面我们讲过,世界是一个大系统,万事万物也有层次性,一些事情从局部看也许是对的,但从整体上来看可能就不对;一些事情从暂时性上来看是对的,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就不对。而且,是非观往往与人们所站的立场有很大关系,所以是非观念过于简单化是不行的,人们不能总是自以为是,凡事需要多思考,既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也要为他人考虑,更不能因为争个谁是谁非而丢失了人应该具备的人伦道德。现在的很多人太物质化了,对人伦道德的价值毫无认识,有时为了点滴利益,亲情也不要,友谊也不要,甚至连基本的对人的尊重也没有了,这是很可悲的事情。这不仅是人们之间产生纠纷与矛盾的主要原因,也是个人产生痛苦的重要原因。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 70多岁的老太太有三个儿子,而且三个儿子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但老太太却无人赡养,一个人住在一个废弃的猪圈里,靠捡破烂为生,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三个儿子都认为老太太以前对自己不公,老太太应该由她原来照顾好的兄弟来赡养,可三个儿子谁都不承认老太太以前对自己有偏爱,所以就没有人愿意赡养,即使是轮流赡养他们也不愿意,最后老太太不得不告到法院。这乍一听,好像是编造出来的故事,但这确实是事实。现在很多人只能看到物质上的利益,而看不到人伦纲常的意义,这跟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老人健在是一种福,人们都要争着赡养老人,但现在却不同,总有一些人把自己的老人看成是累赘,自己还总在为不赡养老人找理由,目的就是不想负任何责任,说句不太雅观的话,像上面说的那仨兄弟,简直是禽兽不如!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荣,指荣耀、荣誉,辱是指侮辱、屈辱。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荣耀,操守屈辱,心胸要像山谷一样的博大,以这样博大的心胸去为人处世,人性之德才能富裕充足,才能复归纯洁、朴素,才能接近于大道。其实,人们都知道荣辱的好处与坏处,从人的本能来说,都有趋吉避凶的心理取向,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而荣誉、地位就是人们向往的高处。既然说是本能所驱,那为什么还要守其辱呢?何为守其辱?有人说守其辱就是不要荣誉,不求上进,甘愿堕落,任人欺辱。这肯定是偏激的话,我们说守其辱是指不以荣耀为做人做事的目的,一心按事物的规律去办事,按人伦道德去做人,不怕别人误解,也不怕别人指责,就是你们现在常说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做人做事的心态。守其辱,不是要专门去遭受别人的侮辱或欺辱,而是要使自己不被别人侮辱或欺辱,也不去侮辱或欺辱别人,正是因为谁都不愿意受到别人的欺辱,所以我们做人做事就应该牢记不去欺辱他人。这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一般来说,人们都是有荣耀则喜,有屈辱则悲,但对修道之人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古之有识之士都在追求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心不被物所牵,不因自己而动摇,心有所安,心有所定。安在哪里?定在哪里?安在理上,定在道中!安在自身身心和谐上,安在与社会的和谐上,定在“天人合一”中。所以,修道之人不仅是要看透荣辱之实质,而且要通过荣辱之事来提高自己修心养性的水平。正是因为荣耀的好处人人可见,所以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得到它,有通过正常途径的,也有通过歪门邪道的,有正大光明的,也有搞阴谋诡计的,有明争的,也有暗斗的。得之者洋洋得意,失之者如丧考妣;得之者心安理得,认为是自己应该的,更有甚者,身处高位之后自高自大,看不起他人,动不动就摆架子,训斥别人,甚至是欺辱他人;而失之者愤愤不平,认为社会不公,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甚至一些人会因长期被压抑而变得悲观厌世。如果世界上都是一伙心浮气躁、愤愤不平的人,那你有再高的荣耀又有什么意思呢?今天看这个不顺眼,明天看那个不顺眼,你自己还想过快乐自在的生活,怎么可能啊!这些都是因为心窍被迷、心胸狭窄所致啊!我告诉大家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就是要让大家有一个博大的胸怀,真正是“宰相肚里好撑船”。要有宽容之心、仁爱之心,还要经得住失败、挫折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淳朴、善良的本性,才能合道。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前面讲到,道在生成万物之前,是浑然一体的,里面有无数的粒子,这些粒子是以后形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材料,故称之以朴。虽然为朴,但其中包含着无限的信息和能量,它们之间不断地组合,就产生了世界万事万物。这里的“散”,是指从浑然一体的原始气体分散而凝聚于世界万物之中。人性之朴亦然,人性之朴中包含了人性之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人之初这五常浑然一体,毫无缺失,因为这是自然赋予人的根本属性,它包含在人的基因信息中,包含在人体结构中,包含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圣人能了解人性之根本,用它去治人事天,就能更好地“常善救人,常善救物”,就可以统帅世界万物和做群众的领袖。其实这一章是上一章的继续,是对整体性和辩证法进一步阐述,上一章用五个“善”的排列句,讲述了人的行为中的整体性和辩证法,而这一章则用三个“知……守……为……”排列句,来讲述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中的整体性和辩证法。所以说是“大制不割”,大制就是大手笔,强调的是整体性,就像大道产生世界万物一样没有弃物,不像现在的人们制造东西一样,总是有边角废料等弃物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