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之科学演绎》--第八章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8:49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之科学演绎》--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中国人对事物的评价,一般是用“上”、“中”、“下”的等级概念来表示的。上善,就是最高等级的善。那善,又是什么呢?善就是有利,就是不争。上善若水,还是一个比喻,因为善与水的本性相近,所以用水来说明善比较合适。用“利”和“不争”来描述善的品行,这个好理解,水遇低位而流,遇高温而化成蒸汽,遇严寒而结成冰,升到天空变成云,落下地面再变成雨雪,动植物吸收它变成营养,它确实是对万物有利而无害,而所有生物之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水”,因此,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但“处众人之所恶”这一点就不太好理解了,难道只有处于让众人讨厌的位置才能接近于道吗?现在,人们都追求向上走,向环境条件好的方向走,谁还愿意去那些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呢?道,是没有喜恶的,水也是没有喜恶的,只是人才有喜恶,水只知道向下流,哪里需要它就流向哪里,上善之人,就应该具有这种品德,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就像地藏王菩萨一样,“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因为地狱之中,有更多的需要救渡的灵魂,也只有上善之人才有这样的魄力和勇气,而这种魄力和勇气来源于“无私”之智慧。
上一章谈到了“无私而成其私”的道理,其实,无私就是善。水,不仅是利万物而不争,而且它更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你看它,它滋养了植物后而变得形体俱无,它被动物喝下后而变成了屎尿被排出,它被用来洗净东西而变成污泥浊水,所有这一切就是体现它的无私精神和牺牲精神。当然,我们人做不到这样,因为人的生命没有水那样的种种变化之功能,我们只是应该效仿它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但不能去做无谓的牺牲。中国农业大学潘朝东先生说:善是一个系统概念,它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即善的动机、善的方法、善的情感及善的结果,真正的善是四个要素的统一;同时,善还有两个应该遵循的原则,即善内善外相统一的原则,以及善始善终相统一的原则。所以,我们说上善之人,不仅是要有善的动机、愿望,还要有行善的能力,这包括行善的方法和行善的情感。因此,上善,除了具备有利、不争和无私几个条件外,还应该具有七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是指水善于选择行善的位置。这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本性所在。水有向下流的本性,让水走到土壤里植被的根部,被植被所吸收,从而滋养植被,让大地绿色葱葱,生机昂然,这是水善于选择行善之位的结果。人是社会各个系统中的人,在不同的系统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可能扮演几个角色,比如在家里,你既是父母的儿子,又是你孩子的父亲,同时还是你妻子的丈夫,是你哥哥的兄弟,是你弟弟的兄长,等等,这些不同角色要求你把自己摆在不同的位置上,用孔孟的话来说,就是对父母要孝,即你要站在低谦之位;对兄弟要悌,即你要站在平等互助之位;对子女要慈,即你要站在长辈之位。在工作单位或其它组织中,你也应该如此,要把握好每一个角色,要站对你应该站的位置,要选择好你应该表现出来的态度,要采用适合于你角色的为人处事方法。这就是居善地的意思,这本来就是我们人的本质的要求,只是很多人认不清人的这种系统性的本质而已。
“心善渊”,渊者,广阔深远之意也。这里是说,上善之人应该具备广博的胸怀,能够容纳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有句谚语说:地球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宽阔的是心胸。海洋因为其博大深远,而养育了种种生命,天空因为其广阔无垠,而容纳了无数星云。海洋、天空之渊,就给星体和万物留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渊,才能沉淀污泥浊物,从而使世界变得纯净而井然有序。心渊,就能容纳不同的事物,能够容纳不同的人。话虽这么说,但要具备这种认识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多人的心,由于自己某些喜好的原因,而被圈出了一块“私留地”,这种喜欢可能是名利权色,也可能是某些所谓的理想。其实,这块“私留地”太小,而人们又喜欢在这里面存放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在里面又相互争夺地盘(因为太挤了),搞得“心无宁日”。这样,不仅会使自己过得不自在,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认识、判断以及反应能力,甚至是情绪,这些影响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说错话,办错事,伤人又伤己。如果一个人能够拆除心灵上的篱笆,一切事情就都能找到它合适的位置,所以说,心胸越博大,就越能对人对己都有利,上善之人,更应该具备这种品德。
“与善仁”,“与”,就是与人、与物打交道的意思,“仁”,就是仁爱的意思。水是世界万物中最有亲和力的东西,各种生命离不开它,它与万物打交道时都表现出一种柔和,所以,我们引申为“仁爱”之品质,实际上,这种品质是由水的本性决定了的,并不是说它有仁爱的意识或思想。人也一样,我们主张“人性本善”的理论,前面讲过“善就是和谐”,人的来源就是自然和谐的结果,人的生命和各种机能的保障,也是由人体各结构的和谐所决定了的。因此,我们是从人的本质来说人性本善的。如果人的本性不被蒙蔽或不被污染,他天生就具备仁爱之心,这种仁爱之心要表现在与人、与物打道中,表现在思想意识中,表现在情感态度中,表明在语言行动中。上善之人,不仅要心胸博大,而且要心中充满爱,真心关爱他人,要像水一样,为善不图回报。现在很多人不明白这个为善不图回报的道理。我们说为善不图回报,是因为自然和社会在回报于你,你在为善中,本身就有所得,你得到的是心灵的升华和心灵的快慰,这是金钱和物质所换不来的。
上善,并非仅仅指更具有同情心、爱心、怜悯心等等,这些品质固然是善,但有时可能带有太多的“是非心”、“辨别心”。由于人们意识上的“善恶”之分,就会有执着,就会拘泥于形式,有时会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实质,因此,在意念上的这些品质,未必就是上善,它很有可能是“妇人之仁”、是“小善”、甚至是“伪善”,而真正的“上善”,更多时候是指符合大道规律的言行,具体指“看得透”、“方法对”、“效果好”、“可持续性强”,如此才算主客观的统一,才算得上是“上善”。上善的表现,千变万化,从局部分析或者从个人角度出发,甚至可能将“上善”误解为“大恶”;“上善”与“大恶”虽有天壤之别,但二者的外在表现可能没有什么差别,就像战争一样,侵略战争就是“大恶”,保卫战争就是“上善”。
“言善信”,信是指诚信,是对语言和文字真实性和真理性的一种评价,所以,它也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及行动的真实性评价,信的根本要求是真,包括真实和真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真实是真理的基础,但真实并不一定等于真理,比如对一个患绝症的病人来说,也许告诉他真相,就会动摇他治愈疾病的信心,现在医学界有所统计,很多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所以说,这时的真实不一定符合治愈疾病的真理。但不论如何,真实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人要是离开了真实性,不仅自己会产生紊乱,而且别人也无法与你正常互动,因此,诚信就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它要求每个人都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上善之人就更不用说。谁能诚信,谁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信任,别人才会乐于与你打交道,你才能办成你想要办成的事情,否则,他人都不敢理你,你还能做成什么事情?恐怕在社会上,你会毫无立足之地。
“政善治”,政者,管理也。上善之人,必须要有度己度人之胸怀,他应该为更多的人服务,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应该是个管理者。“善治”,是太平、稳定、安宁及和谐之意。上善之人,应该是个好的管理者,如果他管理一个大家庭,他能把家庭管理得很和睦;如果他管理一个企业或单位,他能管理得有条不紊;如果他管理一个国家,他能管理得国富民强。你们会说,水又不是什么管理者,这跟管理挨得上吗?管理,最在乎公正无私,而政者,正也,其无所亲,也无所疏,一律公平对待,这正是水的品质,即为上善。
“事善能”,能是指有正确的决断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如果水仅有其善心、爱心以及爱的情感,那还是不能算上善,它之所以能算得上是上善,是因为它能“利”万物。能利万物,就是因为它有这样的能力,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即使有其心,也是枉然。特别是在这个后现代的世界里,科技水平高度发达,人们如果不注重学习,不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恐怕在社会上生存都很困难,还谈什么行善?所以,这里是说上善之人,应该具备行善的能力,行善不仅是指善外,也指善内,善内与善外,同样重要,善内可以使自己有更强的行善能力和实力,而且善内还可以让自己健康长寿,从而有更长的时间为大家服务。
“动善时”,时是指时机。水是最善于抓住时机的,它不会轻易盲动,只有出现了可流动的机会时,它才开始流动。当它面前受堵时,它会停下来积累力量,一旦有口子被打开,它就会直流而下,毫无保留。行善,也一样需要抓住时机,在时机没有出现以前,要沉得住气,不能轻易采取行动,不能去做像一些拔苗助长一样的事情。上善之人,应该有审时度势之能力,及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比如,一些可以对成年人做的事情,就不能在儿童身上做,这是个人的成长规律所决定了的;虽然这些事情在儿童成人后可以做,但在他没有成年之前是不能做的,否则,就有害。再如,在现代化生产的工厂,各道工序都被编排成流程,并由计算机发出指令进行控制,如果这些指令的先后顺序出现了错误,那整个工艺流程就会乱套,生产就无法进行,更严重的问题是,会造成设备的损毁。
“唯夫不争,故无尤。”尤,字典上有四个意思,第一是指重要,第二是指突出,第三是指过失,第四是指抱怨。尤在这里应该是过失的意思,有人解释成怨恨,这是有误的,因为这一章,我主要讲的就是善,而善就是利,就是无害,所以这里的“尤”字,是与前面的“善”和“利”字相呼应的,所以应该解释为过失。
不争,对水来说是本性,但对人来说,应该是智慧。正是因为人有好争之习性,所以才要提出来向水学习,学习它不争的品格。不争,不等于不作为,不等于不精进,我在这一章说到,要做好七个“善”,这就是作为,这就是精进。但还是有很多人说我提倡不争,就是消极主义,说我逃避世俗,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对于这些,我不得不大笑之。你们看看,水,它哪里不敢去?它既可上天,也可入地, 它只顺从大局之势态,指向那里,就奔向那里,从不自己选择,从不自己做主。当然,人毕竟是人,人有自我意识,有主观能动性,人会选择,人会拒绝,人会抗争,人还会发明创造,这就是人与水的不同。正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就想有所作为,特别是“人造世界”的丰富多彩,更加坚定了人类的信心,但我要强调的是:人类的作为,不仅要对自己有利,而且要对地球的整个生态有利。人类有比其他生命更突出的聪明才智,所以,人类在地球上“争”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而其他生命却在漫漫地绝种,这种现象的持续,最后必然反过来给人类造成生存危机。因为人类在“争斗”中取得了优势,所以也养成了人类“争”的习性,这种习性不仅在他们与外界的互动中表现出来,而且在他们内部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争(和谐),应该成为人类的共同智慧,也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共有意识,特别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领袖们,他们更应该具备这种智慧,因为这是人类长治久安的根本之法。争,已经让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争,让世界不得安定,战斗不断;争,让很多人在受苦受难。不争,对现在的世界来说,是一个难题,因为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要大力提倡不争之智,提倡和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念。不争,对人类健康长久发展是有益的,对个人来说,也同样有益。但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争是为了保护自己应有的权利,是保护自己应得的利益。也许,很多人的初衷是这样的,但争,会变成人的一种习惯,甚至是变成一种习性。一旦变成了习性,它就成了制造是非和争斗的源头。其实,在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去争,有很多事情是需要礼让的,可是争,让人忘却了礼让,忘却了不争,更有害的是,争会在人群中造成一种“争”的氛围,本来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事情,却造成人们之间剑拔弩张,于人于己都不利。最起码,这种紧张的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害的,如果真正变成了争斗,那必须会造成两败俱。所以说,不争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不争,才能对己对人都没有过失,或者是减少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