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漫谈老子《道德经》用兵之道的点点滴滴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8:55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漫谈老子《道德经》用兵之道的点点滴滴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不但是古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而且还是闻名世界的军事家。北宋王安石盛赞老子的军事思想为“奇策”,苏辙则称老子之智与管仲、孙武何异?
老子的治世之道,希望道化于邦,道化于天下,以大道清静无为不争的法则来立身处世,少私寡欲,反朴归真。其理想的社会是:“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八十章)一派热爱劳动,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欺诈,和平幸福,自得其乐的升平气象。
可是,世界上就有那一小撮疯狂之徒,他们争权夺利,妄想以武力扩充领土,滥杀无辜,“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十六章)把战争之祸强加给人民,“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三十一章)奸淫烧杀抢,无恶不作,以暴力屈人,自挖其坟,“强梁者不得其死!”(四十三章)老子坚决反对穷兵黩武的争霸战争,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三十一章)为实现他那美好的蓝图,首先必须消除战争,兵以平暴除乱不得已才用之,应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三十章)“执无兵”,(六十九章)两国相敌,不得不执,实非有心为执。
老子提倡的用兵之道:“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六十九章)也就是说我不想侵略人,不想先放第一枪,愿以德待人,以道御之,全国军民同仇敌忾,不得已而展开打一场护国卫民的防御战,故“善胜敌者,不与。”(六十八章)后而不先,退一步天高地阔,何必进一步逼虎伤人呢?以道服人天下归顺。这正是以正义之战来制止侵略战争的一门军事科学。
“奇”,是老子科学用兵的重要策略。老子“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五十七章)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魔力的军事理论,“正”与“奇”也成了古代兵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对军事辩证法范畴。正者以治其常,奇者以应其变。范应元说:“兵以禁乱除暴,不得已而用之,不可以为常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战于千里之外,以奇异之谋也。”老子是坚持正义战争,反对侵略战争,为了救亡图存,所以在战略上,要“以奇用兵”而出奇制胜;“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为了爱民安邦,避免生灵涂炭,对凶暴的侵略者应“以奇用兵”,(五十七章)以确保自卫战争的胜利。取得了这个胜利的战果之后,老子又主张:“善者,果而已矣,勿 以取强焉。”(三十章)应当立即适可而止,千万不可一直取强,走上霸权主义的道路,这是老子另一面的用兵之奇,值得我们细加品味。
“慈”,是老子的三宝之首。老子之所以伟大,乃在于“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日慈”(六十七章)我以父母慈爱子女之心慈爱天下百姓,慈爱宇宙万物,“恒善救人,而无弃人;恒善救物,而无弃物。”(二十七章)“夫慈,故能勇,”(六十七章)我慈爱万物,因此能够英勇,许啸天说:“女子是柔弱的,但她做母亲时为保护儿女,便十分勇敢起来。”
有了慈,才会做到“善战者不怒”,(六十八章)“怒”是无谋无能的自我暴露,“怒”是用兵之大忌,他缺乏用兵的修养,容易被激怒,必定容易轻用其锋,则致失败,其后果不堪设想。
有了慈,心里明白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与悲痛,所以要“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对伤病的战俘予以治疗,对俘虏应以宽大处理。
老子用兵贵“慈”,“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六十七章)成为万代怀柔治军的重要原 则。
“柔”,是老子对人事和物性作深入而普遍的观察后,提出“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这句名言,认定新生的力量虽然柔弱,它永远战胜走向衰朽的刚强,它内蕴至刚,坚韧不拔,无坚不入,无攻不克。老子又说:“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也。”(七十八章)“知和曰常”,(五十五章)河上公说:“人能知和气之柔弱有益于人者,则为知道之常也。”我国武术界有句名言:“四两拨千斤”,这是以柔克刚的写照。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以太极拳那轻软柔美之势却战胜了日本刚强暴烈的“武士道”。滴水穿石啊!柔能克坚,并非新鲜。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故坚强居下,柔弱居上。”(七十六章)貌似强大,纸老虎也,骄兵必败,哀兵必胜,以弱胜强,以小胜大,以少胜多,这是军事辩证规律,在中外史上,能说少见吗?
一个善为道的国家执政者,应坚持“为学日益”,(四十八章)不学无术何有收益。因此,不可不知兵,更不可不学好养兵用兵的辩证法。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要爱兵如命啊!应经常开展兵爱民,民拥军,军民犹如鱼水亲,胜过天天挖黄金。
老子的用兵之道,是一门科学之道、辨证之道,以人道主义精神拯救万民,感人之深,垂训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