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投资网 > 焦点新闻 >疯狂的“老子养生”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疯狂的“老子养生”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0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导语: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
  摘要:论文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论文认为,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有: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委曲求全,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其具体方法有:至虚守静,终身不殆。意守一窍,排除杂念。闭目塞听,回光返照等等。
  关键词:老子 养生思想 源头 原则 方法 现实意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其中的养生观点更是中国养生理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道德经》的养生思想做些粗浅分析:
  一, 老子养生思想的源头:
  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而《周易》的格式也是一样,上部分讲天体演变过程,下部分讲人类的演变过程,所谓的“易”,就是演变的意思。因此,《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思想注解了《易经》的最高境界----人道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以《易经》一书为基础,以阴阳相生相克之道为原则写的《道德经》。主要是以天体运动规则为核心,提出人的心境修炼、处事之道的一本书。应该说,《道德经》无处不蕴含着《易经》中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比如说阴阳学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等,也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必反等。
  二,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1、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44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
  在第46章中,老子又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老子把有道和无道的世界进行了对比,揭示战争的根源是君主无道。君主无道是扩张领土,贪得无厌,永不知足。所以说懂得满足,才是永远的满足。44章是针对普通人修道而言,46章是针对国君修道和治理国家而言。但不管普通人也好,国君也好,修身养性也好,治理国家也好,都须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才不会招来灾难。反之,则祸害无穷,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2、 委曲求全,大巧若拙。
  在《道德经》第22章中,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章,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认为,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变直,低凹反而能积满,陈旧反而能出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因此,圣人遵守着一(即道)行事而成为天下的典范。不自以为是,才声名远扬;不自我显露,才能自明;不自我夸耀,才能有功;不自以为贤能,才能高于别人。因为与人无争,所以没有人能和他相争。在《道德经》第45章中,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章的意思是:大的成就仿佛有缺陷,它的作用不会穷尽。非常挺直像弯曲,极其灵巧像笨拙,极其有余像不足,非常善辩像说话迟钝。不停跳动可以战胜寒冷,内心安静可以驱赶酷热。追求清静无为的人,可以成为天下的君长。
  在这两章中,老子谈的都是相反相成的哲学道理,充满朴素的辩证思想。矛盾事物的双方,既相互排斥或相互斗争,又密不可分,互相成全,互相配合,具有同一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事物还会向对立的方向转化和发展。在这两章中,老子谈的委屈则全,少取多得,不自以为是,不自我显耀,与人无争,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等不仅是如何为人处世的问题,而且是如何修道养生的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悟。
  3、顺其自然,健康长寿。
  老子在《道德经》第50章中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这章的意思是,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人生,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但贪得无厌,伤残身体,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的嗜欲太深,甘食悦色,自奉太厚。真正善于养生的人,在大山中行走,不避犀牛和老虎,进入敌阵中,不带铠甲和兵器。对于这种人,犀牛用不上尖利的角,兵器用不上它的锋刃。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合乎大道,顺其自然,在危险的境地中而避免了死亡。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可见,老子就是这种修道得道,顺其自然,不避兕虎,善于养生的长寿之人。
  三,老子养生思想的具体方法:
  1、 至虚守静,终身不殆。
  在《道德经》第16章中,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老子认为,修道达到虚无的境界,内心保持高度入静,在静态中看到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最终万事万物都要返回它们的本原,这叫做静。静就是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到生命的起点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懂得这一规律,就是明智;不懂得这一规律,就是糊涂,糊里糊涂去干,会带来灾祸。理解这一规律,就能理解一切,理解一切就能公道无私,公道无私就合王道,合王道就合天理,合天理就合乎道,合乎道就能长久,终生不会发生危险。
  这章的要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最终都要回到生命的起点。二是人最终也要回到生命的起点。这是老子在高度入静的功态中发现的客观规律。老子把这个规律称为“静”,称为“常”,称为“道”。因此练功入静就合乎“常”,合乎“道”,就能平平安安,永无灾祸。
  在这章中,老子应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推理严密,把为什么要达到虚无的境界,为什么要保持清静的道理阐述得清清楚楚,很有说服力。北宋的张紫阳在《悟真篇》一诗中,把老子这一观点作了形象描绘:“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常存,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招凶往往闻。”
  2、意守一窍,排除杂念。
  老子在《道德经》第10章中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认为,人的精神意念专守于某个部位,能够做到不分离;呼吸吐纳,能够像婴儿一样心平气和;清除内心的杂念,能够做到一尘不染,达到神气浑然的境界,这是修道养生的具体方法。“一”字的解释很多,道教认为“一”是“形变之始”,即“元气”。庄子认为:“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意思是一而未形,就是万物的根源,它的“生生”作用便是德。《列子·天瑞篇》中说:“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一者,形变之始。”列子在这段文字中的说法和庄子一致,认为“一”是形变之始,也就是大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他却更具体地指出了“一”就是“气”。(这段话的解释出自陈撄宁先生的《道教与养生》一书)
  这一章所谈的修炼方法是老子在第16章中谈到的“至虚极,守静笃”的具体应用。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里谈到的“抱一无舍,可以长存”的气功修炼法门,显然也渊源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3、 闭目塞听,回光返照。
  在《道德经》第52章中,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见常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开端,这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知道根本,就能认识万物,认识了万物,又守住它的根本,就会终身没有愁苦。能看到常道叫做明,能意守阴柔叫做强。应用宇宙的光,回光返照,身体通明透亮,就能摆脱祸殃。
  老子的“用其光,复归其明”,开了道家用“光”进行气功修炼的先河。至唐吕洞宾时,把老子这一修炼方法发扬光大,对光在静功修炼中的重要性作了详细精深的论述。在他所著的《太乙金华真经》一书中,13章中就有6章谈到光的运用。即“回光守中”,“回光调息”,“同光差谬”,“回光验证”,“回光活法”,“性光识光”:可见,“光”在气功修炼中之重要。
  4、 含德之厚,复归婴儿。
  在《道德经》第55章中,老子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蛇不蜇,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此章的意思是:道德深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蜂蝎毒蛇不伤害他,凶禽猛兽不抓咬他。他筋骨虽柔,但小手握物紧牢。他虽不懂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坚挺有力。这是精气非常旺盛的缘故。他整天号哭却不会气逆,是由于气血和顺。精气旺盛和气血和顺是自然的常道。掌握了常道,就是明智。贪求生活享受就遭祸殃,任性使气就是逞强。万物壮盛会过早衰老,这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就会夭亡。老子把赤子比喻为“含德之厚”的得道者,他们无知无欲,无为无念,专气致柔,自然和谐,因此精力旺盛,心平气和,健康长寿。老子在本章中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跟28章中“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的论述都是讲修炼身心时要回复到婴儿般纯真自然柔和的状态,这才叫“德厚”和“得道”。
  四,老子养生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化工业社会,由于新技术急剧更新、信息量的猛增,快节奏、高速度、环境的污染、竞争的加剧、心理的压力……使得人们整日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与疲劳之中,这就会影响和破坏一个人的心理平衡,造成心理与身体疾病。老子养生思想中所提出的少私寡欲,知足常足;以静养心,心静神安;物极必反,祸福相倚;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等观点,对我们科学认识和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化解心理冲突,减少心身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为人之有为皆因欲念而起,欲念一起则心动,心动则意动,意动则气动,气动则形动,形气神动则必然神驰于外,气散于中,精耗于内,健康为之受伤。要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唯有一法,这就是虚其心,静其神。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心清神静,根本坚固,形神相亲,则能长生久视。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第16章)清静为天下正(《老子》第45章)从养生来说,就是要明达人生的道理,懂得生命活动的根本规律。《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的生命活动在于阴阳这对矛盾相互作用,同时阴阳又只有在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下,人体才能表现机能正常,生命不息,健康长寿。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在好搜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在必应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在搜狗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