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知足知止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05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知足知止
【出自】
《老子》第四十四章 不妄知止自长久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今译】
名誉与身心哪个更亲?身心与财物哪个更多?得到与死亡哪个是病害?
【原文】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今译】
正是因此,过分思虑贪欲爱恋谋划获取必大费心神而耗命,多余存藏贪受不止必积成命亡之果。
【原文】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今译】
知足不会造成吃不上穿不上的耻辱,知止不会生出灾难祸患,可以生身平安长久。
【参解】
本章把身、名、财、死直观地摆在一个比较系中,让人们认识到身失名象财物自然废,命亡得到全非益。
【续解】
在取一之中身胜名象,胜于财物,胜于获取,命亡一切皆于不得,故当生于惜命而不是损命。但真命之道恰恰与我们的欲生相反,恰恰在不自生中而自生。
【故事】
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行者问道:“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
禅师看了一眼行者,说道:“你先回去吧,明天中午的时候再来,记住不要吃饭,也不要喝水。”
尽管行者并不明白禅师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第二天,他再次来到禅师面前。
“你现在是不是饥肠辘辘、饥渴难耐?”禅师问道。
“是的,我现在可以吃下一头牛,喝下一池水。”行者舔着干裂的嘴唇回答道。
禅师笑了笑:“那么你现在随我来吧。”
二人走了很长一段路,来到了一片果林前。
禅师递给行者一只硕大的口袋,说:“现在你可以到果林里尽情地采摘鲜美诱人的水果,但必须把它们带回寺庙才可以享用。”说罢转身离去。
夕阳西下的时候,行者肩扛着满满的一袋水果,步履蹒跚、汗流浃背地走到禅师面前。
“现在你可以享用这些美味了。”禅师说道。
行者迫不及待地伸手抓过两个很大的苹果,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
顷刻间,两个苹果便被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干净。行者抚摸着自己鼓胀的肚子疑惑地看着禅师。
“你现在还饥渴吗?”禅师问道。
“不,我现在什么也吃不下了。”
“那么这些你千辛万苦背回来却没有被你吃下去的水果又有什么用呢?”禅师指着那剩下的几乎是满满一袋的水果问。
行者顿时恍然大悟。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真正需要的仅仅是两个足够充饥的“苹果”,而剩余的欲望只不过是些毫无用处的累赘罢了。
【感悟】
爱恋贪欲累思自耗神,病由心生必伤身,余藏贪食过量劳欲取,受尽贪尽阳福当归亡,这是气数定数之规律。
知足受俭余后留福长,所以不遭贫穷耻辱;知止不妄生成怨债,所以不造后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生欲望永不止境,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
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今天是我们余下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把握当下,珍惜现在,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知足者不耗尽福剩下苦留下苦,使余德不尽、源源自来,知止才能欲取不过、不成怨债种后患。
所以知足知止才是理智惜命惜福之法,才能获得生身的平安长久。
今天的分享到此,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祝愿各位抛却心中不必要的累赘,知足知止获得身心安宁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