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投资网 > 焦点新闻 >疯狂的“老子养生”同归于善道心明

疯狂的“老子养生”同归于善道心明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0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同归于善道心明

 《道德经》传家版第二十七章:
    董延喜
   【原文】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无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新译】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辙印痕迹;善于言谈的人,没有瑕疵过失;善于计算的人,不用计数工具;善于关闭的人,不用栓梢使人不能开;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索使人不能解。
   因此有道的人善于救助别人,所以没有任何被遗弃的人;有道之人善待万物,所以没有任何被抛弃的东西;有道之人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承袭了光明大道的指引。
   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学道之人如果不以有道之人为师,不从无道之人身上吸取教训,虽自以为聪明却是个大迷瞪。所以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是学道之人的诀窍。
   【会意】
   这一章,老子一开篇就描绘出五种有道高人的形象:“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无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这些高人有的飘然来去,不留任何痕迹;有的妙语连珠,你无懈可击;有的不用工具,能够算出任何难题;有的不用栓梢关门,你怎么也打不开;有的不用绳索捆绑,你怎么也解不开。一个个高人好像金庸小说里的神奇人物。老子这里所说的“五善”,关键在一个“无”字上,如果是一种“功夫”,应该叫“无为”神功。这里的“善行”,是一切自然而然的行为活动;“善言”,是没有任何雕琢伪饰的可信言语;“善数”,是指自然顺和不依赖于任何工具;“善闭”,是不用任何有为控制的物人合一状态;“善结”,是不用任何观念约束的自然和谐状态。老子所赞美的“五善”,都是“自然无为”的具体表现,都是说有道之人不要太过看重有形的作为,而忽视了无形的无为。“善行者无辙迹”就是行无为之事,“善言者无瑕谪”就是行不言之教,下面的“善数”“善闭”“善结”,都是寓意相近的比喻,意在说明自然为道的状态是悠然而来,悠然而去,无须着力,无所着迹,顺势而为,浑然天成。无行之行自然没有痕迹,无言之教自然没有瑕疵,无数之数自然不用筹策,无闭之闭自然不用关楗,无绳之绳自然不用绳约。这五种人的行为,本身已然没有了“辙迹”,这个“辙迹”就是分别心、执著心、妄想心,所以他们能够顺任自然而游刃有余。老子这里所说的“善”,是指人们的生命运化合于大道。人们的思想言行符合了“善”的要求,就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有规矩,不守规矩,但又不越规矩”,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自由自在,游刃有余。五个“善”的本质内涵都是一样的,所以五个“善”也是一个“善”,都是说用道去统驭思维,用道去驾驭行为。
   在对“五善”认识的基础上,老子进一步提出了“救人”和“救物”,从而完成人生境界、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明。”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是说圣人以道化人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没有任何分别之心,不会因故而嫌弃任何人。但圣人又不会主观有为地去行其教化,不会有求必应地去帮助人实现贪婪心和占有欲,我们不能把“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曲解为世俗的什么都答应,什么都帮助。圣人是从源头上点化你心中的道性,由本及末,由源及流规导人们明道立德行善,从而达到“无不治”的目的。老子说的“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说不要阻断事物的生生循环之性,要顺随事物特性来物尽其用,用庄子的话说就是“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 ·应帝王》中说明道之人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与物的潜能和作用,不能遗弃任何人,也不能抛弃任何物。调节好自己的身心活动,节省对生命力的无谓消耗,也属于“无弃人”、“无弃物”的范畴。我们悟道、行道的过程,是不断丰富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是破除假我之不良习气的过程,也是明道立德、完美身心的过程。何谓“是谓袭明”?“袭”有继承、传承的意思,“明”有明白、明亮的意思。大道宛如一盏明灯,传承大道方能点亮心灯,绽放生命。老子作为守藏史, 有条件研读大周朝之前2500年的典籍文化,老子的道学就是对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一脉相承的先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老子智慧是代代圣人一路践行、见证过来的根本智慧,老子集道学文化大成为我们留下了《道德经》这部文化经典, 中国的古智慧文化源远流长,都是“袭明”的结果。
   老子最后所说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是对“是谓袭明”的总结。思想言行与道性相合者,被称为“善人”;思想言行违背道性的人,被称为“不善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被称为“师”;人的慧根本性,被称为“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的涵义是:见证了道的人,不会炫耀自己是有道者。而是以无为的方式教化点化、传道育人,所以“善人”是“不善人”进入大道之门的老师。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领进门,是说师父只能把你引入大道之门,真正的见证大道要靠修行者自己去完成。弟子问师父:“月亮在哪里?”师父以手指月说:“在那里。”师父指月之手,并不是月亮本身,只是给你指个方向,你顺着师父的手向上看去,就可以看到月亮,如果你只盯着这个手指头,是永远也看不到月亮的。每个人都具有先天道性,师父无法给你一个“道”,别处也无法找到这个“道”,见“道”就在自己心中。
   一些人把“不善”理解为“恶”,这是一种误解。“不善”是善与恶的中间状态,可能会变成恶,也可能会变成善。善与不善可以相互转化,互相借鉴,我们都要善待。尤其是对待不善的人与事,要引导他们以善为师,向道靠拢。决不能用不善的态度去对待不善的人,包括对待恶人,如果以不善对不善,以恶对恶,那自己也就成了恶了。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是,在那个人被扔出庙门的一瞬间,破庙轰然倒塌。这个以恶制恶、终得恶果的故事,对我们理解老子“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无启发。老子历来倡导上善若水,与人为善。道文化主张善待天下所有人,善者使之更善,不善者使之得到感化而迁心为善,从而达到“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的理想状态。以恶制恶、终得恶果,以善对恶,终得善果。以恶制恶,以暴制暴是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结果必然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冤冤相报,那结果必定是“破庙轰然倒塌”。而老子道学以德报怨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判断则境界更高,更有博爱精神,其结果必然是使人类同归于善。
   家道传承未必非要千言万语,有时候可能就是几句话或者几个字。山东琅琊王氏家族,从东汉到明清1700多年间,培养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就得益于一条神秘的家规。而让人感到震撼的是,王氏家规仅有六个字“言宜慢,心宜善”。然而,仅仅是“言宜慢”三个字就让王氏始祖王吉在险恶的官场上顺利地渡过各种难关,十年间从一名知县成为朝廷重臣、西汉名臣。这六字家规创造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言宜慢”,是公元前77年王吉从七品知县调任昌邑王府担任五品中尉时,从一个老人那里得到的秘笈。昌邑王刘贺虽然是汉武帝的嫡孙,但荒淫无度喜怒无常,身边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在这样险恶的官场环境中,王吉当然会感到非常忧愁。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指点他走出迷津的老人。凭借着“言宜慢”这三个字,王吉居然渡过了一次次惊险,在官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被汉宣帝刘询任命为谏议大夫,成了朝廷重臣。说话是一门艺术,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特别是年轻人,由于人生经验不足,经常在说话上吃亏。不该你讲话的时候,你抢着说,这就不是“善言者无瑕谪”。尤其在古代官场,一句话说错就可能掉脑袋。“心宜善”,是王吉在公元前67年再度经过昌邑时,老人送给他的三个字。原来,随着官位的升高,王吉出现了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政敌的心理,把政敌整得很惨,害得很苦。比如说,长史赵珞就因为与王吉政见不和,被王吉恶意弹劾,最后被罢官归乡,不久就郁郁而终。在老人的劝导下,王吉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人,他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险恶的官场上一生顺利平安。而这个送给王吉六字秘诀的老人据称就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宰相公孙弘。心宜善,即为老子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为善最乐”,心地善良之人与人为善,救人危难,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他的人际关系肯定非常和谐,心境肯定非常快乐,为官处世的环境也一定是平安康泰的。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同归于善道心明 在好搜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同归于善道心明
在必应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同归于善道心明在搜狗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同归于善道心明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