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投资网 > 焦点新闻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悟》连载——第二十三章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悟》连载——第二十三章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0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悟》连载——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少说话是顺其自然的。所以不会整个早晨都在刮风,整个白天都在下雨。谁做了这件事?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做事情遵循道法的人,就会和道想通。德性就会和德相同。失去道的人就会出现过失。和道相同的人也会使道很乐意与其相同;和德相同的人也会使德很乐意与其相同。和过失相同的人也会使过失很乐意与其相同。自己的诚信不够,才会有人不相信你。
   对于浩淼世界而言,人不过是极其微小的存在。唯一使人与其他生灵相区别开来的,大概就是思想了。人是一棵能够思想的苇草。这话着实极为准确的描述了人。苇草是渺小脆弱之物,极易被摧毁。人于宇宙万物而言亦是如此。然,思想这一无比珍贵之物却赋予了苇草以高贵、以灵魂、以韧性。可以说,“人乃万物之灵”的根本原因即在于人有思想。但依据道法,万事万物均为对立而存在。福祸相依,思想在赋予人类智慧的同时,亦是把可招致祸患的双刃剑。有了思想,便有了对自我的感知,有了对世界的感知。于是这欲望也极易在感知中得以生发。无限之欲会令我们迅速的膨胀到不知己为何物的境地。高傲自大,蔑视自然,践踏道法。又怎能不招致祸患的催化剂呢?因此,在自然面前,人依然只是自然众多孩童中较为聪慧的一个。此外再无他特别之处。,在自然面前,人依然只是一个幼稚的孩童而已。因此,面对自然规律,我们所能做的便是顺应、顺从,而不是自不量力的试图去改变,去征服。这样讲并不代表着要求我们成为自然的奴隶,也不代表着我们消极对待生命中的困难与挫折,认为一切不幸皆为不可抗之力为之。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原本就不应是对抗的。人源于自然,生于自然,并汲自然之精华促自身之发展。这难道不是和谐一体的表现么?从这个角度说,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人即自然,自然即人。故而,遵循自然规律实则是遵循人本身的发展规律。既然如此,如果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岂非太过愚蠢了吗?
   物我合一,天人合一。是道所讲求的境界。赘述种种,旨在表明“希言”的重要性。“希言”非不言而是不妄言。姑且想想现在社会上存在的这样一种现象:领导们在指导工作时高谈阔论、口若悬河。实则对其所讲之事一无所知。“外行领导内行”所言皆为妄言,不尊重客观规律,又怎能奢求取得正面的效果呢?这样的指导,实为误导。从汉代的“萧规曹随”到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先生提出的“不折腾”原则,均可有力的支持、印证这一点。这同时也再次证明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于古于今均是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的。“治大国犹烹小鲜”道也,慧也。
   《道德经》,所述种种自然为道德之法。求道求德之根本在于“合”与道合,方得道;与德合,始得德。道德之物,并非天赐。须人努力探索之,求索之。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得道得德所带给自己的快乐亦是不可名状的。道与德犹如两座隐匿于深山之中取之不尽的矿藏。一旦为有心人所发现,便会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美德之宝藏。由是观之,纵然路途再过艰难险阻,又怎能不说是其乐而无穷呢?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悟》连载——第二十三章 在好搜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悟》连载——第二十三章
在必应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悟》连载——第二十三章在搜狗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悟》连载——第二十三章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