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投资网 > 焦点新闻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化天下可久安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化天下可久安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0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化天下可久安
   《道德经》传家版第十八章:
   董延喜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新译】
   大道被废弃了,才去提倡仁义;智慧被滥用了,难免出现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去倡导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会出现忠臣。
   【会意】
老子不愧是一位洞透世事的高人,不愧是一位医国救世的大医,他总能从表象洞透本质,从病灶看出病因,对症下药,治病治本,开出高人一筹的医世良方。
   “大道废,有仁义”,其中“废”为衰败、失去原有效用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一旦失去无为的大道,就会失去整体和谐,而用有为的仁义去规范人们的行为,必然会离大道越来越远。在早期的人类大同社会中,先民们是结伴生活,这时候的人心是一种自然质朴状态。伴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保障他们生存活动的物质开始有了剩余。于是人们对外物的追求不知不觉间开始遮蔽这种自然质朴之性,逐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人格。社会由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而道德水准却逐步由高向低滑落。人们渐渐进入一种对物质生活的着魔向往和疯狂追求之中。自我膨胀的价值观、主观妄为的享乐观、自私自利的人生观,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老子提出“大道废,有仁义”,并不是反对仁义,仁义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相帮相扶没有错,可离开了道德的仁义,把仁义变成统治者为了个人私利而制约人们言行的条条框框,这不可能改变人们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人生观,也规范不住人们的妄想妄为。早在商周朝时期,人们的道德水准和仁义观念已经开始严重下滑,社会也随之开始倡导仁义,倡导仁义说明已经丧失了仁义,这个被倡导的仁义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仁义了。后来又强调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因为万物之本“大道”被抛弃了,用舍本而求末的办法是医治不了当时的社会病的。老子认为只有站在道的高度,才能实现道、德、仁、义、礼的综合治理和整体实现。
   “智慧出,有大伪”,其中“慧”本义为聪明、机智,此处引申为狡黠,有欺诈不实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身心活动如果离开道德这个根本,通过主观外求的方式去获取私利,就必然会弄虚作假。比如古人打猎时,有的人奔跑速度快,就直接用木棒、弓箭去追杀动物;有的人脑子灵活,就想办法设置陷阱去猎杀动物;而有的人不想劳动又想获得别人的劳动成果,就得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去窃取猎物。机心起则伪诈生,“大伪”就由此而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大草原还有很多狼,狼太多了,影响了牧民放羊。于是人们开始大量捕杀,让狼群几乎灭绝。大量繁殖的羊群很快使草场沙化。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方法,也是“智慧出,有大伪”的结果。如今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满天飞馅饼,满地是陷阱?就是因为智慧被滥用了,变成了虚伪,变成了奸诈,变成了欺骗。
   “六亲不和,有孝慈”,其中“六亲”原指父母、兄弟、夫妻,泛指所有家庭成员。“六亲”之间的关系,也属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向外延伸的。“孝”指晚辈对长辈的真心奉养,“慈”指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这是一种源于人的本性的自然亲和关系,不需要任何说教来培养,也不需要任何礼法来约束。可一旦失去了道德基础,各自以个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家庭内部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如果不能发自真心地去爱自己的亲人,就必定会导致六亲不和,于是就开始用尊老爱幼、父慈子孝的观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孝慈观念的产生,是道性的泯灭所导致的直接恶果。为什么要倡导父慈子孝、家庭和睦,就是因为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和睦已经无法维系了。这个问题仅靠外力是无法解决的,一旦触及个人私利,外力就约束不住了,而且可能闹出很多弄虚作假的伪孝慈。当今社会出现不少“六亲不认”的人,不仅影响着家庭和谐,而且影响了社会和谐。其实,人类的贪欲,都是迷失自我,脱离大道所造成的。人心的修复、良知的修复、道德堤坝的修复靠什么?不是光靠法律、靠制度、靠倡导什么就能解决的问题,最终还要靠文化的力量。只有文化的力量才能够长期持久,直达人心。这就是我撰写《<道德经>传家版》的初心,只有真正实现道德传家,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心灵净化的启蒙教育,从小就流淌道德的血液,从小就知道怎样做人,才能切实做到六亲和睦。人心之恶、人性之恶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偏离了大道,只有用老子道德文化去观照社会与人心,才能医治社会失道、人心失真。我们真正应该倡导的是读老子而修道德,去贪欲而净人心,损有余而补不足,行谦让而止纷争。俗话说: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这话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家庭,都是至理名言。
   “国家昏乱,有忠臣”,由于“大道废” “智慧出”“六亲不和”,国家肯定要陷于昏乱状态。所以,老子说:“国家昏乱,有忠臣”。这里的“忠”指正直无私,赤诚为国;“臣”指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忠”发之于心,“臣”顺势而为。“忠”与“臣”都是在无我忘我境界中呈现出来的品行。一旦国家昏乱,不忠、不臣的现象出现,不得不倡导“忠”与“臣”的概念,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上古大同社会没有“忠”与“臣”的概念,人们依照各自的能力各尽其责,形成社会的自然分工,但后来人们失去真朴,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安己之位,尽己之能,为了贪欲和妄想开始投机取巧,人们的生存状态开始混乱无序,社会意识形态开始异变,民风民俗也变得非常恶劣。这个时候就需要忠臣出来拨乱反正,要使因为失道而引起的国家昏乱得到改变,必须用大道回归的办法来治理。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 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都是道家人物。
   倡导什么就是失去了什么,倡导仁义是因为失去了仁义,倡导孝慈是因为失去了孝慈,倡导忠臣是因为失去了忠臣,然而这一切的失去,都是因为失去了大道造成的。同样,为什么倡导和谐世界,就是因为弱肉强食的“动物政治”搅闹得世界不得安宁,一些大国、富国动不动就在小国、弱国面前脱下礼服,炫耀肌肉,国际政治已经野性到了极点,这个世界太不和谐了!为什么倡导和谐社会,就是因为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加重,社会公平原则受到严重挑战,“笑贫不笑娼”“有奶就是娘”成为一些社会成员的文化认知,这个社会太不和谐了!为什么倡导廉洁奉公,就是因为自私自利、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太严重了。这些社会乱象,同样是失去大道造成的。
   老子在对社会病态的洞透中,开出他的医世良方。他的话,猛一听好像在唱反调,有人甚至由此推论出老子反对儒家所倡导的仁义、智慧、孝慈,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老子《道德经》成书的时候,儒家这些观念还没有真正成气候。老子认为,社会缺失什么就去倡导什么,这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只治病不治本,药吃得多了,难免出现副作用,生出新的毛病。如只讲仁义,只讲智慧,说得天花乱坠,结果越强调越糟糕,弄出些假仁假义、欺世盗名的事,弄巧成拙,同样害人不浅。老子认为,春秋时代的社会乱象,从根本上说是废弃了大道的缘故。要救治这个病态社会,奉道而行,以正治国,道化天下,德行天下方为正途。在一个大道流行的自然状态下,仁义是以一种和谐的方式自然融合在大道之中,正如孝慈蕴涵在六亲的和睦中,忠臣蕴涵在国家安泰的情境之中一样,因此无须把这些道德观念和人伦精神特别地加以彰显。老子认为“道德仁义礼”五层伦理宝塔,没有道德作为基础,这座伦理宝塔是不牢固的。
   【道歌】
   世间万事有正反,流弊在于走极端。
   以正治国守根本,道化天下可久安。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化天下可久安 在好搜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化天下可久安
在必应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化天下可久安在搜狗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化天下可久安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