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13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教养生学发展史的五个阶段资料图
道教是世界各大宗教中,唯一倡导尊重人生,追求人类健康长寿,希冀得道成仙的宗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生。并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寻求到科学的养生方法,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道教养生学,堪称中国传统养生学集大成者。
道教养生学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渊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庄道家炼养学说及秦汉方仙道、黄老道发展的必然结果。
道教养生学的源头是从带有传奇色彩的伏羲氏开始的。伏羲当年仰观、俯察创立八卦,代表着八个方向,形成了一个图式,奠定了符号学的基础。
《易·系辞下》 上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可见太极八卦是我们先祖从观察天地万物而得来的。
伏羲之后,黄帝将医学、哲学、卜辞等引入其中,遂使道家成形,亦开创了道教养生文化的先河。如今我们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却不知道教之祖非老子一人,黄帝才是道教真正的创始人,所以道教的学问也被称之为“黄老之术”。鲁迅曾说过,“中国根底全在道教”。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都可以在道教找到根源。黄帝是道教、也是道教养生学的创始人。
自黄帝之后,从道教发展史上看,道教养生学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
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这一阶段奠定了道教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并得以广泛实践。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他们的学术思想是道教养生学的理论基础。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都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即“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诺,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教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形成了道教养生理论,对以后道教养生学的发展,起到很大影响和促进作用。
第二阶段是秦汉时期。
此阶段,各种养生之术俱已成型,尤以守一、内丹、房中术、符箓最为系统。
西汉初期,道家重视清静无为的黄老哲学,并且将阴阳、儒、墨、法等各家思想充分地吸收进来。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论六一要旨”云:“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可以看出,这是承袭了先秦道家贵生、养神的思想。
汉武帝既崇尚儒术,又祟信神仙,于是方士们逐渐将黄老之学与神仙术结合,形成为具有宗教色彩的黄老道。宣称“养神保真”之法,可以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事实上历代道家养生名家几乎都是以其养生术而传世的。
此时道教所行养生之术很多,如外丹、内丹、服气、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行蹻、动功等等,这是将古代所流行的养生之术,皆吸取进来,加以发挥 ,形成完整的养生学系统。
东汉道医张仲景,除了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医学理论,博采众长,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外,也从病因学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养生观点。
1、养慎。养慎即调护机体以顺应四时之变,仲景认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明确指出,注意四时变化,外避虚邪贼风,是防病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
2、调和五味。仲景特别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因而“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明确指出,饮食之冷热、五味之调和,以适宜为度,方可起到养生作用。反之,于身体有害。
3、提倡导引。仲景对导引吐纳也十分重视,他主张用动形方法防病治病,如《金匮要略》中云:“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
张仲景的上述养生思想,具体体现了中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东汉时期的道士魏伯阳,总结了前人经验,著成《周易参同契》三卷,阐述了炼丹的理论和练气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亦如实地指出了金石对人的危害。书中有关气功的论述,至今仍有研究和参考价值。而其所述炼丹之术,在化学史上亦有重要贡献。
第三阶段是西晋至唐末
这一阶段道教养生学进入成熟期,形成顾四时、调情志、节饮食、宜小劳、慎房事、行气吐纳等几个方面的养生理论和实践,内丹与外丹混合修炼。
西晋道士葛洪,精研道教理论,在养生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他从预防为主的思想出发,首先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长寿。葛洪对于导引、吐纳等养生术也十分重视。在他所著的《抱朴子释滞》中指出:“行气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首次提出了“胎息”功法,并详述其要领。葛洪对炼丹之术也进行了研究,他在《仙药》中论及的植物的如灵芝、茯苓、地黄、麦冬、巨胜子、楮实子、黄精、槐实、菊花等,经现代研究分析证实,确有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的作用。当然,他的金丹长生之论在养生方面并不足取,但在化学上却是一大贡献。
南朝的著名养生家陶弘景,精于医学,通晓道家思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精研,便有养生之志”(《梁书·处士传》)。他辑录了“上自农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的许多养生文献,而成《养性延命原》一书,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全书共二卷分为:教诫、食诫、杂诫、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御女损益等六篇。书中论述的养生法则和方术甚多,概括起来,大致有:顾四时、调情志、节饮食、宜小劳、慎房事、行气吐纳等几个方面。《养性延命录》收集了先秦及两汉时期的养生文献,也反映了陶弘景的养生学思想,这本养生专集对于推动养生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隋朝时期的气功继承了两晋南北朝的练气成就,练气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诸病源候论》所载导引法二百六十余式,用于健身,治内、外、妇科等疾病。在《周易参同契》的基础上,继承许逊之说,当时,多称练气养生法为“内丹术”,练气术叫“修丹”或“炼丹”。隋以后至唐,内丹之术曾兴盛一时。也有外丹与内丹混用的情况,致使服食外丹而毙命(外丹多为铅汞等有毒成分做成)者亦不少见。
唐代道士孙思邈躬身实践,其学术思想兼融医、道、佛于一家,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所创“调气法”、“导引法”简明易学,较适合老年患者需要。王玄览著《玄珠录》论述气功状态下的特殊生理功能作用。司马承祯著《修真秘旨》、《坐忘论》、《服气精义论》、《天隐子》等书,应用练气术健身摄生预防,延年却老。还有,钟离权认为练气养生法是持身之大道;吕洞宾主张习练内气以补阳为法;王泰用练气养生法防治老年病;施肩吾著《养生辨疑诀》认为“学道可以长生”,还著《钟吕传道记》,阐发练气的各个方面,为练气的防治应用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等等。连文学家白居易也作《求玄珠赋》和《动静交相养赋》,阐述练气术的动静作用,对后世很有影响。
第四阶段为宋元明清
这一阶段道教养生诸派渐归内丹一途,出现了南宗、北宗两派,也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宋元时期练气术的发展,儒道释医各家都有一定贡献。理论上集三家(道、儒及释)之长融为一体。实践方面用以治疗各种神形失调性疾病,尤以健身、防治老年病见长。
基本理论方面,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应用太极、八卦知识,说明整体与局部、动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对练气认识动静之间的变化是一大促进。以后,朱熹继承其说,兴理学的研究,有“主静”、“德性”、“存心”诸说,客观上促进了练气基本理论的发展,并应用理论指导实践。
宋元时期道教养生专著很多,如张君房辑的《云笈七签》,是道藏辑要,被后世誉为小道藏,除宗教教义、教规的论述外,较多的是练气著述。张伯端的《悟真篇》提倡悟性,是宋代很有影响的内丹专著,与《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黄庭经》并列为道家四大经典。陈泥丸的《大道歌》论述内丹养生延年的作用,曾慥的《至游子》认为内丹健身“能通道化,虚明则通”,白玉赡讲述的内丹有“万法归一”、“精神与气常保全”的理论,影响更为深远。
在继承前人养生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道教内部,逐渐形成南北两派的内丹学说。
北宗是宋末元初陕西人王重阳祖师所创,其丹法以性修圆明而得丹。关于北宗丹法,于心性要求严格,在寂静虚空中,得清净水源之药物发生,然后采取水火既济,大丹成就。当代学者胡孚琛在其《丹道十二讲》中说:“北派功夫先从入静炼性起修,把最难的一关放在前头,往往十多年下去还是无法达到心如止水,铅虎不生难降汞龙,如何凝成一块紫金丹呢!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术界的学者们也是‘日与心斗’,难得有静心的条件,因之南宗丹法成了一条较实际的入门途径。”
南宗是北宋时期浙江天台张伯端创立,经五祖白玉蟾发展形成。以先命后性为其功法大要,以大丹结就而练化真性,《悟真篇》是其代表著作。南宗主张以内丹为修仙的不二法门,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务以得丹为修炼起手法则,所以称为“先命后性”。其法以玄关妙用为鼎炉,以元神元气为药物,以真意为火候,通过内炼,使身中真阴真阳凝聚不散,结成大丹,从而使性命相合,达到人体身心慧力完美和谐、长生久视的目的。
金元时期,道教对修炼内丹也多有发挥。刘完素说 “饮食者调其形,起居者调其神”,李东垣认为“夜半收心,静坐片时”可“升发元气”,朱丹溪主张“调息养神”。马丹阳著《神光灿》、《洞玄金玉集》也同论内丹。谭处瑞著《元珠歌》、《落魄歌》对内丹也多有益之论。丘处机著《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可以说是内丹养生学专著。
明清时期,内丹健身强体应用较盛,儒、释、道各家都有专论。著述有兰茂所著的《性天风月通玄记》,提倡人与自然相应。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说明经络是修炼内丹时气血运行的通道。其他医家的论著里,多有阐发内丹养生的专篇。如徐春圃在《古今医统》里说:“摄生之要,莫大乎存想。”他还介绍了多种动功功法,防治疾病。龚廷贤也在《寿世保元》中介绍了内丹养生的具体做法:“每子午卯酉时,于静室中,厚褥铺于榻上,盘脚趺坐,瞑目不视,以绵塞耳,心绝念虑,以意随呼,一往一来,上下于心肾之间,勿急勿徐,任其自然。坐一柱香,觉得口鼻之气不粗,渐渐和柔。又一柱香后,觉得口鼻之气,似无出入,然后缓缓伸足开目,去耳塞,下榻数步,偃卧榻上,少睡片刻起来,啜粥半碗,不可作劳恼怒,以损静功”。《普济方》沿《圣济总录》之道,也引录内丹养生法作为健身强体、防治疾病的方法。李士材著《删补颐生微论》并附修摄法二十五条,可以说是二十五个练气功法。《医门法律》有“和畅性情”之论,实际是应用练气调节精神。李梴提倡导引健身,有开关法、起髀法、开郁法,用以调理血脉,疏通关节,强壮身体,祛邪治病。更为突出的是龚居中应用练气,治疗“咳嗽齁喘,肺病劳瘵”。清陈士铎有先春养阳法,先夏养阴法,先秋养阴法,先冬养阳法,与自然一一相应,调节身体各部之阴阳。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录有“运功规法”,并在内科杂病证治(药)之后附练气疗法。还有医家用以治五官疾病,用之广泛,不胜枚举。
第五阶段是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此同时,逐渐兴起全盘否定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恩潮,对民族文化采取民族虚无主义态度,使道教养生学也因之而濒于夭折,道教养生著作很少,理论和方法亦无任何进展,处于自发地、缓慢地发展阶段。
从民国初年开始,在知识分子阶层中,道教养生学得以一定发展,当时静坐较为风行。上海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是当时静坐法的代表作。之后,他又专心学佛,改习止观法,写成《因是子静坐法续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道教养生学也因之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的强盛、人民生活的富裕,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的健康;每个家庭,每个公民,也都更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关注自身的健康长寿问题,故而使道教养生学,得以快速发展,出现了蓬勃向上局面,呈现历史最佳发展期。
这一时期出现许多研究道教内丹术的专著,如《性命要旨》、《丹经指南》、《大成捷要》等。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内气周流循环示意图,如“内经图”、“丹成九转图”、“修真图”、“炼性修真全图”等。这些图示比较形象地表明了内丹术的气行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